原文: 彭城沛邑汉帝宫,山川峭拔风土雄。
三月驱车犹烈风,高天卷沙白日蒙。
牛羊散野城郭空,我来不见隆准公,但见平原草绿寒花红
。
隆准公,英雄哉!亭长去,帝王来。
去时萧萧提一剑,来时千骑万乘驱云雷。
椎牛置酒燕汤沐,黄屋左纛虹霓开。
前殿歌风气逾猛,后宫击筑声复哀。
百官欢呼父老醉,酒酣日落登高台。
当时王气收,豪杰霍然起。
他人裂土握重兵,公也苍皇奔迫不得止。
须臾剑光奋,义旗指,函谷一破子婴死。
鸿门不能惊,巴蜀不能喜。
黄石为之用,白帝当之靡,韩彭如狙项如豕。
往来大业五载耳,世上英雄有如此。
吁嗟乎!咸阳宫殿空苍烟,彭城故都无墓田。
神州赤县掌上悬,公也归来奏管弦。
管弦欢娱欢不足,急雨飘风一何速。
沛上山河已非汉,邑中父老死相续。
故宫曾无片瓦覆,藤萝倒挂野人屋,歌风之碑烟霜磨灭不
可读。
遥望芒<石易>,郁乎高丘,青天不动黄河流。
大雪垂垂幕其上,龙蛇虎豹纷蚩尤。
千秋万岁后,魂气当来游。
屠隆(1544-1605年)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出生于浙江鄞县。他在万历五年中考中进士,曾担任礼部主事、郎中等官职。屠隆为官清正,关心民瘼,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罢官回乡。
屠隆是一个怪才,喜欢游历,被誉为博学之士,尤其精通曲艺。他不仅擅长写戏和编戏,还亲自演戏。他在家中自办了一个戏班,并聘请了一些著名的演员。他的戏曲创作主张“针线连络,血脉贯通”,强调戏曲要贴近生活,不使用隐僻的学问和艰深的字眼。他甚至编导过一些没有曲调的戏剧,只有宾白的演出,可以说是话剧的雏形。这种创作方式广受欢迎。
屠隆在戏曲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非常受欢迎,而且对后世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戏曲作品注重情节的紧凑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受观众喜爱。他的创作风格简洁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大众喜爱。
屠隆的生平事迹和戏曲创作成就使他成为明代戏曲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对于明代戏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戏曲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戏曲史上的一位巨匠。屠隆逝世后,他的作品仍然流传至今,为后人所推崇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