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凌髭放》原文赏析

  • líng
    fàng
  • [
    míng
    dài
    ]
    shì
    jīn
  • liú
    jūn
    zhù
    jiāng
    shēn
    fàng
    zhào
    guī
  • yún
    chūn
    chóng
    zhēng
  • dào
    zài
    jīng
    xíng
    shí
    weī
    weì
    diào
  • héng
    mén
    lái
    huì
    yíng
    qiū
    weī

原文: 雨霁留君住,江深放棹归。
碧云虚野寺,春雾重征衣。
道在经行迹,时危畏钓矶。
衡门来剥喙,营虑及秋微。



释今无

释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他出生于万氏家族,年仅十六岁时参加雷峰函是的佛学讲座,开始修行。十七岁时受坛经启发,成为参明上座的弟子,他在修行中听到一只猫的叫声,领悟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他担任监栖贤院务,进行苦行修行,并广泛阅读内外经典。十九岁时,他随函是入庐山,但途中患上了重病,濒临死亡。在梦中,他遇到了神人指引他脱离苦海,并赐予他药粒,他醒来后奇迹般地康复了。从此以后,他的思想如泉涌般地通达了三教的精髓。二十二岁时,他按照师命独自前往沈阳,拜访师叔函可,并与他互相学习。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他请师叔函可将他藏匿在北方,途经山东时听闻了变故,于是在萧府驻扎下来。十四年后,他回到海幢。他成为函是的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代陈伯陶编写的《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中有关于他的传记。

猜您喜欢

托钵佛山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一臂酸成毒,双胫涷欲枯。
市言多戏谑,僧笑讲锱铢。
头碎金鸡爪(时童子驱鸡从头上过),鞋沾铁镬镆。
密云偏见雨,众口竟难糊。

托钵佛山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僧贫思仗钵,歛虑向人间。
窄路人争过,嚣声我独閒。
袖藏曾熟面,门掩尽愁颜。
舍卫城当日,如何便返山。

梅影

明代 释今无

每因月色见横斜,恍似林逋卧隔纱。
云去云来枝自湿,花多花少韵原赊。
百龄节序劳风雨,片刻阴晴即岁华。
翘首罗浮千万树,村头应更影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