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浮名两角竞蜗牛,举世谁人肯罢休。鼻祖独能轻汉魏,耳孙宁不慕羊求。似闻竹外三家市,犹占溪头十里秋。安得枯藤破烟暝,细寻佳处赋清幽。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词人。他出生于明州鄞县,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温州教授,之后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获得朝廷的重视。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史浩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隆兴元年,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史浩因功被封为魏国公,并且除太保致仕。宋光宗即位后,史浩被进封为太师。绍熙五年,史浩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被追封为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后,追赠谥号文惠。嘉定十四年,史浩的儿子史弥远因功被封为越王,史浩的谥号也被改为忠定,他的功绩被配享于孝宗庙庭。史浩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一线添宫绣,昼景刻初还。
五云旬浃不散,瑞色满乾坤。
凝作山堂佳气,来庆冰壶寿旦,戏彩喜重斑。
相对窦桂椿,环列谢芝兰。
经纶事,戡定策,两才全。
苍生翘首三载,霖雨报东山。
已感宵衣梦寐,应录御屏姓字,光动紫微垣。
一骑日边至,趣诏凤池班。
来复迈七日,亨泰兆三阳。
恰逢临吉中应,浸长三阳刚。
天地凝成正气,岳渎钟为秀杰,玉燕纪呈祥。
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
日星回,乾坤辟,再更张。
时乘君子道长,茅茹喜生光。
抱负黄钟大吕,资禀盐梅栋柏,施用在岩廊。
一骑春风里,紫诏下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