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年廿四登乡贡,始与刘蓉相追陪。
延津双剑忽会合,深夜挂壁鸣风雷。
勋名自谓淩管乐,文采何曾怯邹枚。
岂知羲和鞭日月,头上光阴火急催。
老刘偃蹇不称意,酸寒一衿初受裁。
我虽置身霄汉上,器小仅侪瓶与罍。
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
似驴非驴马非马,自憎形影良可咍。
中天广殿镵云开,飞甍结搆要群材。
倦眼相遍天下士,焉知吾国有颜回。
李生年少风骨峻,骁腾汗血龙所胎。
平地一朝能九仞,欲与老刘争崔嵬。
万里辞家来从我,如金受冶玉受锤。
斲轮祗有一心喻,献璞翻为两足灾。
世上升沈日千变,得失于我何有哉。
朝来告别问何往,迎妇塞外祠高禖。
长安自是别离海,新婚便作锦绣堆。
离情吉语双惝恍,新诗妙句干琼瑰。
我有一言生听取,冰蘖乃为福之媒。
富贵绮罗遭鬼瞰,忧患可以坚筋骸。
陈平终非贫贱客,王章莫忘辛苦怀。
边关十月雪黏天,劝生为我尽一杯。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是一位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之一,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曾国藩在官场上担任过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重要职位,也曾担任过武英殿大学士。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他成为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
曾国藩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提倡实用主义教育,为晚清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国藩于1872年3月12日去世,享年61岁。他被追封为一等毅勇侯,并谥号文正,以表彰他在政治、军事和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
胡尘不动天山没,胡儿拽马求汉物。
壮士收翎铩皂雕,将军射雁嬉青鹘。
修髯三尺别沙场,苗叶金枪插在窗。
闲将马革不得裹,羞向红妆泣数行。
雁门昔有李将军,公亦提符守雁门。
数奇数偶枭卢等,必得封侯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