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梵刹仙都顯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
俗流不信空空理,将谓长生别有门。
刘涣(998—1078)是保州保塞人,字仲章。他的父亲是将作监主簿,监管并州仓。在仁宗天圣年间,刘涣上书请求章献太后还政,仁宗亲自执政后,他被提升为右正言。仁宗计划废黜郭后,刘涣与范仲淹等人上书反对,但未能成功。因此,他被贬职为通判磁州,后来又被任命为辽州知州。他还被派遣到河西的唂氏,晋升为直昭文馆,历任沧州、保州、登州和邢州知州,最后被提升为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在神宗熙宁年间,刘涣被召回担任工部尚书,后来退休。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