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禅子请赞》原文赏析

  • shàn
    qǐng
    zàn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 rén
    shū
    fàn
  • suī
    yǒu
    gài
    dǎn
    máo
    qiě
    yàn
    rén
    yǎn
  • shì
    feī
  • yǎo
    dìng
    guān
    shēng
    dān
    bǎn

原文: 怒气噀人,殊不可犯。
虽有盖胆毛,且无验人眼。
是亦刬,非亦刬。
咬定牙关,一生担板。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俗姓陈,号虚堂,出生于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他在16岁时依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开始修行佛法。

宝祐四年(1256年),智愚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成为灵隐寺鹫峰庵的一位住持。景定元年(1260年),他转到柏岩慧照寺继续修行。

五年(1264年),智愚受到诏命,被安排在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居住。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他又迁至径山兴圣万寿寺。

智愚禅师在佛法传承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是运庵禅师的法嗣。然而,他的生平事迹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法嗣传承细节。

智愚禅师在咸淳五年(1269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虽然没有详细的死因记录,但可以推测他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诲和禅宗传承。

猜您喜欢

镌者任廷

宋代 释智愚

入石入木知分数,古篆今篆攻岂难。
祇因雕巧失真体,不见全文在世间。

僧字止中

宋代 释智愚

鍊实而食,择木而栖。
灵灵自晦,物物难齐。
秋敛巢虚睡稳,梦破月印清溪。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九十三

宋代 释正觉

诸见若尽,慎勿追寻。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