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归路趁秋晴。晨暮千程。萧疏短鬓分无成。十载江湖余底事,别泪离情。短树远天横。山与阑平。金焦到眼又分明。佳处茅庵原不少,孤负鸥盟。
何振岱(1867~1952),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他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后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他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何振岱不仅擅长绘画,尤其擅长画琴,他的书法也融合了碑帖的风格,展现出深厚的功力。他的诗作成就也很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被誉为“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何振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没有提及。
不悔当年作计差。灵源元自失仙槎。一春风雨落天涯。少小心情同苦檗,中年身世似杨花。浑无甚事只离家。
薰彻衾香不肯温。暗蛩微窅夜深闻。相思无梦阻江云。异县繁愁谁与诉,钧天旧曲怕重论。那能闻雨不伤春。
来时秋老。水落寒江人罢钓。底事淹留。阿妹吟边忆我不。恨天难曙。猜尽门前芦荻雨。数遍归程。乍听邻鸡唱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