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十二月闺情春朝 其十一

清代     徐籀

小春节。枝上海棠还发。
塞雁寒云飞似接。坠芦鲜带血。
楼外一林霜叶。屋外一庭霜月。
楼后楼前风更裂。小眉楼上结。

谒金门

谒金门 十二月闺情春朝 其十

清代     徐籀

秋重九。
暗雨寒风相守。
人比黄花花转瘦。
夜长秋似久。
何日征衣宜授,是处砧声都凑。
泪湿鲛绡珠满袖。
卧听檐马斗。

谒金门

千秋岁 酬祯起徐子九日见赠(壬

清代     徐籀

满城风雨。
惨澹笳声里。
蓬岛外,祥云起。
冥鸿应有志,毒虿能留尾。
嗤旧日,何人不索长安米。
杞菊吴山美。
花草吴宫已。
龙山伴,今还几。
高文良自绮,古调今已矣。
还倚踪,甲兵孰挽天河洗。

千秋岁

千秋岁 丙戌九日登贺九岭(壬午)

清代     徐籀

赭黄山叶。
山外山千叠。
妆就个,深秋节。
奔流才到石,声碎愁如咽。
无限意,而今向与伊谁说。
湖上千云接。
海外千帆灭。
曩日事,空凄切。
西风残照里,几处成宫阙。
南去雁,羡他有翅凭飞越。

千秋岁

贺新郎 和宋蒋竹山秋晓,用原韵(

清代     徐籀

夜静微风起。
撼檐铃、林花渐落,纸窗将曙。
几乱楸称人已去,游戏还疑梦里。
试更著、单衣独薾。
露颗珠垂兰蕙尾,听寒虫抱饮(音疏)举。
吟复止,如人语。
秋光渐老辞轻苧。
看饥鸟,欲栖还去,润沾毛羽。
频逢俭岁西畴废,曩昔繁华已矣。
斗柄隐、碧天如洗。
此景秋来能复几,且烧香暂一凭古几。
身外事,长流水。

贺新郎

满江红 咏古 其五 苏子卿节(壬

清代     徐籀

寒坼霜崖,彤庭远、云霞堆裹。
沙漠外、雪翎雁断,黑山虬舞。
红粉今还留故冢,谁怜白骨埋黄土。
念此心,千载照丹青,身蒙古。
和亲使,非戎伍。
三尺节,非五羖。
却牧羝青海,辱同臣虏。
千叠关山寒雾锁,十年故国音书阻。
问上林、雁帛有谁书,臣苏武。

满江红

念奴娇 题仰苏楼(壬午)

清代     徐籀

浒西桥畔,记春秋旧迹,吴王陵墓。
树黑云深潭砌冷,越愤似今犹怒。
磨剑池边,千人坐上,石为生公悟。
长松潇洒,暮鸦飞上无数。
遥想往日苏公,掀髯调笑,委有超人度。
韦白诸贤虽异代,倾盖总成如故。
锦绣撑肠,风涛蘸笔,那假江山助。
抽毫搦管,个中良自难诉。

念奴娇

高阳台 春齐即事(壬午)

清代     徐籀

花发迎春,禽鸣望帝,东皇逐事安排。
为报山人,向瑶林、开小斋。
催花阵阵晴和雨,看仓忙、蝶使蜂媒。
汲寒泉、铛火初调,谁扣扉柴。
良朋万里归来说,频年己事,多少徘徊。
勉向尊前,且倾瓠、好放怀。
芳菲是处桃和李,是刘郎旧日曾栽。
奈而今,满眼风波,满面尘埃。

高阳台

阮郎归 严冬晨起,庭中腊梅得朝

清代     徐籀

霜余林叶总辞柯。
天寒松柏孤。
小庭孱质倩谁扶。
冰心浸玉壶。
香寂寂,影疏疏。
幽人清梦徂。
高窗筛日照流苏。
款冬有也无。

阮郎归

清平乐 秋夜宿皖城(壬午)

清代     徐籀

熏垆香冷。欹枕当深寝。
点鼠摇灯行复隐。壶箭铜笼渐警。
秋清节序方寒。客情应倍艰难。
无数砌虫吟露。衔山清月团圞。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