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使君,不颂使君清。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一解)。梁溪饥,食不能二釜。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发仓庾。老者壮者幼者各以序(二解)。有不能食君心愁。食或不给又以为忧。为糜粥饱女,无使绝其喉。彼何人斯后堂罗酒肉。啖者嬉,剜者哭。使君独是荒年谷(三解)。儿啼甘含饴,母心苦持荼。九重来诏书。锡以绯鱼煌煌绶拖朱(四解)。君之来,自玉堂。枳棘栖鸾凰。天子所重在循良(五解)。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颂使君清。清者持廉名。呜呼使君何其仁(六解)。
波翻沧海总无惊,去住身如一叶轻。红豆几人犹问卜,青山到处可题名。久虚阆苑看花约,空负瑶阶望月情。莫道持螯堪共醉,满天风露是秋声。
怕向人前话感恩,故衫憔悴旧啼痕。古槐能幻淳于梦,芳草难招屈子魂。尘谪何因偏綵笔,天涯无处不朱门。任君学得安心法,清浊从来未易论。
阏氏眢井殢春魂,扇底桃花旧院门。剩水残山无限恨,柔肠侠骨又重论。
漫调玉管拨银筝,踯躅离筵听不清。一样歌喉珠宛转,而今都带断肠声。
束住洪流闪落晖,丸泥封谷力犹微。吞吴望蜀神如在(山上怒吴哂吴二阁以祠壮缪),临水登山客未归。虹吸惊潮趋石窟,鹘巢危岊守岩扉。由来设险非天堑,飞渡何人振铁衣。
天门两扇射晴晖,瞑色苍苍霭翠微。双镇中流排画出(伯扬时作天门小景),孤帆一片载诗归。横江已断千年锁,擘华常开万古扉。回望翠螺如拥髻,朗吟谁揽谪仙衣。
欲归空谷托闲身,一剪香留墨迹新。妙手试挥吴道子(时桐城吴伯扬同舟得闻画法),同心许结管夫人。冰纨销尽班姬怨,玉佩堪供楚客纫。为遣羁愁偏不去,采箫采艾满江滨。
满身花雨上仙坛,午诵才过宝篆残。灵迹曾留黄鹤笛,钝根欲换碧霞丹。婆娑影覆鸾幢直,淅沥声和凤铎寒。可许闻香参大道,炊粱一枕醉乡宽。
跨溪半里赤栏红,争似澄波卧彩虹。细雨纵堪留客棹,生憎江上北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