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题凌芷沅《翠螺阁遗稿

清代     陆茜

独抱牙琴怨。
忒无端、一弹再鼓,朱弦重断。
天下伤心谁此似,恨海终难填满。
叹岁月、暗中偷换。
刻烛论诗人似玉,怎匆匆、镜里空花幻。
便梦也,抑何短。
翠螺眉黛红螺研。
最凄凉、一般闲却,张郎斑管。
剩有玉台酬唱稿,待付香檀梨板。
未读也、寸肠先乱。
何况痴情侬亦累,算蚕丝、未了馀生喘。
愁病味,倍偿惯。

金缕曲

高阳台 题金韵仙汪玉卿评花仙

清代     陆茜

身世团沙,因缘散雪,此心何事分明。
碎墨残脂,妆台犹剩零星。
瞿昙小劫浑如梦,怪匆匆、梦也难凭。
想阑干,依旧猩红,著个词人。
苍苔记得行吟处,记扶香绰约,袍影伶俜。
侬替花愁,花还算得长生。
百年佳偶成虚愿,到而今、翻悔多情。
尽无聊,月上帘钩,掩却疏棂。

高阳台

高阳台 藏珠三妹出指甲见赠却寄

清代     陆茜

东阁红衫,西风金剪,如花如月流年。
絮果兰因,惹将幽思缠绵。
吴绫小帕沉香盒,剥青葱、包裹牢坚。
蓦相逢,应是三生,石上前缘。
绿阴门巷曾相识,记徵歌煮酒,逸兴翩翩。
一别如今,又成恨海愁天。
百年身世原如寄,奈柔肠、总被情牵。
待春回、香透南枝,再卜团圆。

高阳台

高阳台 自题“绿窗听雨图”

清代     陆茜

径竹敲寒,庭梧滴翠,六时幽梦难成。
烛泪横流,照来瘦影娉婷。
芙蓉镜褪红潮晕,耐这般、凄楚寒更。
最无聊,铃语檐前,也自泠泠。
无端几夜秋风雨,听遥遥雁橹,送到秋声。
倚著窗儿,怎教挑尽银灯。
新愁旧恨何时了,算多愁、总为多情。
尽销魂,一寸眉梢,悄惹轻颦。

高阳台

百字令 别感

清代     陆茜

娇柔懒起,正飞花如雪,江南春老。
记得邻家诸女伴,争绣踏青鞋小。
梅雨淹魂,梨云殢梦,怯换轻罗袄。
东风无赖,卷帘惊堕啼鸟。
怎奈好事将阑,韶华暗度,离恨知多少。
绿树成阴莺燕瘦,絮果兰因潦草。
肠断长亭,魂消别浦,来岁归须早。
闲愁脉脉,落红平砌休扫。

百字令

风入松 寄淑贞姊

清代     陆茜

篝灯掩映夜凉时。
红褪海棠枝。
残蛩四壁寒声咽,听声声、说尽相思。
十二阑干秋老,满林黄叶离披。
年来雁影渐分飞。
白发日依依。
故乡莫虑烟波阔,梦魂儿、携手同归。
霜冷鸿啼云外,一钩月浸窗西。

风入松

卖花声

清代     陆茜

极目小楼东。
彩彻残虹。
惊秋孤雁咽长空。
渔笛一声烟水绿,两岸丹枫。
夜色浸帘栊。
愁倚西风。
萧疏景色别离中。
秋月春风长不老,减了腮红。

卖花声

一剪梅 次外子见寄原韵

清代     陆茜

离恨随秋渺渺深。风透疏林。
寒透重衾。金钱夜夜卜归音。
灯也无心。鹊也无心。
四壁残蛩催短砧。别样愁侵。
一样哀吟。如丝幽梦断难寻。
月又将沉。漏又将沉。

一剪梅

惜分飞 送别

清代     陆茜

暗里年华愁里换。凄绝离亭别馆。
客路春将半。鸟声啼处柔肠断。
欸乃几声舟去远。一任魂消不管。
回首红桥畔。杨花如雪斜阳岸。

惜分飞

玉蝴蝶 舟中

清代     陆茜

载著万千离思,几声柔橹,一片飞花。
昨梦团圞,灯火犹照还家。
隔迢递、几行烟树,同落泊、几点昏鸦。
恨添些。
池塘芳草,从此天涯。
堪嗟。
辞巢燕子,随春归去,身似浮楂。
遥听烟中人语,去路还赊。
更何方、绿杨桥畔,声隐约、低按红牙。
却憎它。
蓬窗商妇,还弄琵琶。

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