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匆匆别去》原文赏析

  • niàn
    jiāo
    ·
    cōng
    cōng
    bié
  • [
    sòng
    dài
    ]
    chái
    wàng
  • cōng
    cōng
    bié
    suàn
    bié
    lái
    yòu
    shì
    fān
    chūn
  • jiǔ
    zhài
    cháng
    hái
    liǎo
    ruò
    gān
    yín
  • weì
    beǐ
    chūn
    tiān
    jiāng
    nán
    zǒng
    shì
    shāng
    qíng
    chù
  • àn
    rán
    xiāo
    xiē
    绿
    yáng
    zhèn
    yīng
  • kōng
    shí
    zài
    yóu
    jīn
    liǎng
    chù
    chéng
  • zòng
    shì
    xiāng
    féng
    tiān
    nán
    nián
    shí
    huān
  • dōng
    jūn
    suì
    huá
    zhù
    shuí
    weí
    liú
    chūn
    zhù
  • xiǎo
    lóu
    zuó
    dōng
    fēng
    jiù
    feī

原文: 匆匆别去,算别来、又是几番春暮。
酒债不偿还似可,负了若干吟句。
渭北春天,江南夜雨,总是伤情处。
黯然消歇,绿杨一阵莺语。
空记十载嬉游,如今蓦地,两处成离阻。
纵是相逢天涯路,难觅年时欢侣。
寄语东君,岁华不驻,谁为留春住。
小楼昨夜,东风依旧飞絮。


相关标签:念奴娇

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他出生于1212年,去世于1280年。

柴望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进入太学上舍,后来在中书省供职。在淳祐六年(1246年),他自编了《丙丁龟鉴》,其中列举了从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到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的丙午年和丁未年的事件。他通过这个作品想要表达的是“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希望当局能够居安思危。

南宋亡国后,柴望拒绝了元朝的征召,他以吟诗填词的方式表达了对亡国的哀思。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柴氏四隐”。

柴望的著作包括《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以及词集《凉州鼓吹》。

柴望的墓位于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被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您喜欢

念奴娇·山之天目

宋代 牟巘

山之天目,蔚苕嶢、第一最佳泉石。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
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
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
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念奴娇·江南春暮

元代 李孝光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
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
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
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
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
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
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
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念奴娇 八咏楼

元代 鲜于枢

长溪西注,似延平双剑,千年初合。
溪上千峰明紫翠,放出群龙头角。
潇洒云林,微茫烟草,极目春洲阔。
城高楼迥,恍然身在寥廓。
我来阴雨兼旬,滩声怒起,日日东风恶。
须待青天明月夜,一试严维佳作。
风景不殊,溪山信美,处处堪行乐。
休文何事,年年多病如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