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月中宫殿,明亮地独立于人间的变化之外,这样的十五天难得是不寻常的。只有在今晚,全天下都在庆祝这皓洁的月光。
嫦娥经历了古代到今天,怎么可能阻止她停下来听我说话呢?同一年中的事物随着它们的影子起舞。妙曲虽然流传,但毕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创作的。
注释:
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人间暑:人间的事情。
同普:普天同庆。
小驻:妨碍。
弄影:指物体的运动使影子也随之摇晃或移动。
《醉落魄·丙寅中秋》译文及注释详情»
《醉落魄·丙寅中秋》是宋代郭应祥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写人们渴望团圆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通过借用月夜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月夜是中秋节的象征,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词中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月光下,人们在思念的驱使下,纷纷远离家乡,踏上寻找亲人的旅途。他们或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或是在异乡打拼的商人,或是在战乱中分离的亲人。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怀揣着对家人的思念,渴望与亲人团聚。这种渴望和思念在月夜中得到了放大,使人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团圆的珍贵。
词的下片则通过联想,由曲子想到人,表达了作者对人的思念之情。曲子是一种音乐形式,它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在词中,作者通过曲子的引发,勾起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回忆起与亲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亲人的离去。他思念着亲人的笑容和温暖的拥抱,希望能够再次与亲人相聚,共度中秋佳节。
整首词通过描写月夜和联想曲子,展现了作者对团圆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月夜的美丽和人们的渴望。同时,作者通过联想曲子,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深刻和真挚。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团圆的向往,也唤起了读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珍惜之情。通过这首词,读者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团圆的珍贵和重要性。
《醉落魄·丙寅中秋》鉴赏详情»
郭应祥,字承禧,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是临江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份目前无法确定,但大约在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他在嘉定年间考中进士,并在官楚、越间任职。除此之外,关于他的其他事迹目前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