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乌夜啼,啼不足,今年天旱无粟。何处衔来哺,母饥母饥,母饥忍否,看看月沉杨柳。
孙继皋(1550—1610)是明代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他在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名列第一。后来他担任修撰一职,并逐渐升至吏部侍郎的职位。在担任铨事期间,他论救了许多被谴谪的官员,没有避讳任何人。神宗的嫡母陈太后去世,皇帝称病不亲自前往梓宫发引,派官员代行。继皋上疏极力谏阻,与皇帝的意见相左,因此得罪了皇帝。后来,三殿失火,大臣们纷纷请辞,但继皋是唯一被慰留的,他却选择了自愿退休。继皋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的职位。他留下了《宗伯集》和《柏潭集》两部著作。
丈人屋侵云,乌爱丈人屋。涂人亦爱乌,乌声喜相续。屋底间蛾眉,环坐理丝竹。丝竹无新腔,写汝声为曲。丈人一赏音,瓦砾弃珠玉。移噪邻翁家,闻者皆唾逐。
秋高碧树凋梧叶,夜静银床悬辘轳。美人堂前看明月,哑哑枝上啼寒乌。乌巢蒙茸九子哺,鸾镜凄迷只影孤。弹得琴中夜啼曲,迟欢不见空自娱。
枕上细虫悄悄,窗前暗竹萧萧。残灯酒醒还■旧,何处觅魂遥。杨柳今宵斜挂,芙蓉昨夜初潮。愁城日日随人锁,空怨碧琼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