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不见草木荣复彫,青青摧折风霜朝。
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猋。
贵贱寿夭百年殊,死者前后孰可逃。
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
莫令閒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
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
令人及此意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
郭翼(1305—1364)是元朝时期的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他在年轻时曾经跟随卫培学习,擅长诗歌创作,尤其精通《易经》。他自视豪杰,曾经向张士诚献策,但未被采纳,于是回到娄上耕种。晚年时担任训导官,与时代格格不入,以贫困和孤独度过余生。他留下了《雪履斋笔记》和《林外野言》等著作。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补充如下:
郭翼生于1305年,出生地为昆山。他在年轻时跟随卫培学习,学习诗歌创作,并且对《易经》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自认为是一个豪杰,曾经向张士诚献策,但遗憾的是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于是,他决定回到娄上从事农耕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郭翼成为了一名训导官。然而,他的观念和时代格格不入,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他的坚持相冲突。因此,他过着贫困和孤独的生活,直到生命的终结。
郭翼留下了一些著作,其中包括《雪履斋笔记》和《林外野言》。这些著作可能记录了他的思想、观点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些作品可能对后世的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了解郭翼的途径,以及他对诗歌和《易经》的独特见解。
长安少年手持明月珠,道逢采桑妇,直前抛向红罗襦。
妇言客意何区区,秋胡有妇妇有姑。
家有七尺之珊瑚,黄金白璧倾大都。
兰灯夜灿海马镜,麝烟朝晕博山炉。
良人求官妾含荼,回文织就肠泪枯。
客还将去别作图,暗陬按剑无地无。
吴山迢迢几千里,北人不狎南中水。
孤舟一叶浪吞天,风帆激雪云中起,残魂零落波心里。
洄流俯瞰头目旋,山移岸转何时巳。
昏然混沌之九天,颓然沈迷于九渊。
仲子哇出心与肝,庄舄长吟夜不眠。
甘息风尘机,慰我方寸地。
履险不如夷,未必江湖利。
石尤风急棹空回,兴尽何须苦复催。
三日淹淫一日来,卢医一笑非其灾。
孤城半夜惊鱼钥,严牙灯火吹残角。
昨日远游今日归,偶尔沈痾倏尔豁。
古来声利山水间,凿空万里将何堪。
岂图坎坷还平湍,举足世路俱间关。
行路难,良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