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1428—1500)是明代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住在白沙里。他是一位学者,被称为白沙先生。在正统十二年,他两次参加礼部考试都没有通过。后来他跟随吴与弼学习理学,但只呆了半年就回家了。他在家中建造了阳春台,静心读书,数年不出门。后来他去京城国子监,担任祭酒,邢让对他的学问感到惊讶,认为他是真正的儒家学者,于是他又重新开始活动。成化十九年,他被任命为翰林检讨,但他请求退休养老。他的学问以静心为主,教学时要端坐澄心,通过静心养成高尚的品德。兰溪的姜麟称他为“活孟子”。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常常在山居时缺少笔墨时,就用茅草代替,因此被称为茅笔字。他的画作以墨梅最为著名。他还有著作《白沙诗教解》和《白沙集》。
镇狂涛激枕,瘦石盘云,倦旅年年。
未是幽栖客,奈花羞鬓老,梦逐春宽。
半楼寄情何处,歌哭总无端。
剩片玉玲珑,埋将艳劫,媚与孤欢。
雕肝,倩谁省,尽裹锦封泥,汉简唐笺。
准儗摩崖去,怕啼烟鹤警,吊月猿寒。
醉瓢久拼同守,名字忍人看。
只残社凄迷,心期尽日愁倚阑(高汉嗜酒,无日不醉,故篇中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