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叶诗筒卷。
短墙偏、秋声又起,长须唤遣。
满把黄花招白鹤,花自亭亭欲泫。
且料理、吴笺蜀茧。
昨夜楼中吹玉笛,正轻寒、恻恻霜痕浅。
回黍谷,旅怀展。
如君那不身名显。
问何人、提携彩笔,频题■扁。
三径掩来思二仲,群吠宁辞邑犬。
只杜甫、瘦生不免。
太史自言牛马走,拥百城、南面搜坟典。
看巨手,快并剪。
顾光旭(1731—1797)是清代江苏无锡人,字华阳,号晴沙。他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进士,后来担任甘肃甘凉道官职,并曾署任四川按察司使。
顾光旭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诗歌领域。他有两部重要的诗集,分别是《响泉集》和《梁溪诗钞》。这些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优秀作品,展现了他的诗才和文学造诣。
除了文学成就,顾光旭的生平事迹并不是很详细。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供参考。然而,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和官职任命,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清代官场和文坛上的活动和影响。
顾光旭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风受到了宋代文人的影响,尤其是梁启超和杨万里的作品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总的来说,顾光旭是清代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赏。尽管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太清楚,但他的文学成就和才华使他成为清代文坛上的重要人物。
落拓书千卷。
漫追寻、诗禅茶癖,闲愁散遣。
一砚随身亲洗濯,窗竹影摇光泫。
消受尽、鼠须鱼茧。
欲汲寒泉同藨菊,问情怀、似水波深浅。
浮数片,绿云展。
身名何必俱通显。
好诛茆、石栏点笔,倩君题扁。
若待功成方乞去,笑杀云中鸡犬。
知只为、苍生未免。
闭户著书吾愿在,待他年、料理传经典。
重话旧,烛频剪。
罗幕风舒卷。
冷凄凄、半窗斜月,怎生排遣。
身在小楼屏六曲,花溅泪痕波泫。
抽不尽、愁心如茧。
纬络无声金井寂,看盈盈、一道银河浅。
灯挂壁,簟纹展。
香泥小印看逾显。
玉阶行、朝来细认,苔痕都扁。
深院更无人迹至,睡稳金铃小犬。
料蝶粉、飘零不免。
翠袖天寒修竹里,向桥头、买卜将钗典。
砧杵冷,听刀剪。
莫把龙须卷。
待■时、好风吹梦,离愁顿遣。
若问相思争比似,雪藕冰丝空泫。
只赢得、言容茧茧。
燕子不来花又落,更惺忪、淡月眉痕浅。
春草碧,绿波展。
明星欲隐看还显。
曙光微、衣香鬟影,黛横钗扁。
手挈空筐犹伫立,陌上人家吠犬。
念五夜、蚕饥未免。
到得成绵春已老,奈秋来、又把春衣典。
愁万片,付金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