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连山耸西南,水势东北趋。
山蟠四十里,障合中成湖。
矫矫北高峰,独瞰西南隅。
高下测三二,乃是韬光居。
灵隐古名寺,所处实山跗。
门外地如砥,奇峰矗覆壶。
中空四穿达,立距疑神扶。
所以西域僧,谓是鹫岭逋。
造说固诡异,度形疑非诬。
九月未肃霜,岭木犹荣敷。
我从湖尾来,横截乃西逾。
日薄桑阴閒,舍舟入篮舆。
遂造飞来峰,凿刻多佛图。
题名自元丰,指顾杂贤愚。
秋壑见子中(飞来峰有林希贾似道等题名),想亦加邪歈。
发我一长叹,舍之入僧庐。
琳宫既巍杰,巨镬中容车。
不识饭千僧,中有龙象无。
万竹绕一径,登陟方萦纡。
幽谷微风来,泠然寒肌肤。
俯视群山卑,乃知所立殊。
内湖而外江,惊潮见天吴。
苍然浮数翠,未得其名呼。
略辨浙水东,僧言萧山区。
仙人遗丹灶,聊一窥其窬。
长生固非愿,遗物即道腴。
徘徊未忍去,曦影俄西晡。
山川自清丽,迹过如鸟乌。
怅怀幽兴极,写托天云孤。
姚鼐(1731~1815)是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他的字是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他出生在安徽桐城。
姚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后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职务。当时他年仅四十岁,但他选择辞去官职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的书院,持续了四十多年。
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等作品,还曾编选《古文辞类纂》。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而著称,被誉为清代散文的代表之一。
姚鼐于1815年去世,享年85岁。他的散文作品和学术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