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戒何缘觅祖峰,山脉潜移天不动。
毗沙夜半斮龙耳,掷下西方一礨空。
我行逢秋日,林赤霜垂实。
胡僧何年卜居此,天扉微开一线出。
削崖仰刮青颇黎,佛光瞥见还易失。
奇石粗沙足下生,岩腹疑有山灵撑。
山囚铁锁木石精,风出空穴时一鸣。
坤乾雷硠刬复成,千年崩石藤为縆。
赤箭青芝不可名,猿呼游人谷自应。
偃松往往盖一亩,老父夜系青羊行。
日欲落兮山罅合,天光佛?交冥冥。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袁昶(1846—1900)是浙江桐庐人,字重黎,一字爽秋。他于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的职位。袁昶是一个讲究实学的人,不追求虚名和功利。他在官场上逐渐晋升,最终担任太常寺卿的职位。
然而,袁昶因为反对义和团排外的政策而遭到迫害。义和团是一个反对外国侵略的民间组织,但他们的行动却导致了对外国人和基督徒的暴力袭击。袁昶坚持反对这种排外思想,并因此被杀害。
后来,袁昶被追复原职,并被追谥为忠节。他的著作有《浙西村丛刻》和《袁昶日记》。这些著作记录了他对实学的研究和对时事的观察,对后世有一定的学术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