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寓斋闻落木》原文赏析

  • suǒ
    chuāng
    hán
    zhaī
    wén
    luò
  • [
    qīng
    dài
    ]
    chén
  • xiǎn
    diāo
    shuāng
    yán
    luó
    sǎo
    yuè
    chuī
    chóng
    tīng
  • cōng
    cōng
    mèng
    zhuàn
    gǎi
    jìn
    绿
    yīn
    mén
    jìng
  • yǎn
    cán
    shū
    cuò
    fān
    duò
    hóng
    jiù
    qíng
    weì
    liǎo
    fāng
    xǐng
  • yòu
    shí
    lán
    piàn
    chàng
    chán
    lěng
  • chóu
    níng
  • qiū
    tiān
    jiǒ
  • dàn
    shuǐ
    huāng
    gōu
    hán
    xīn
    míng
  • kōng
    shān
    hǎo
    weì
    gōng
    huái
    tóng
    yǒng
  • xiǎng
    jiāng
    yáo
    luò
    zhèng
    duō
    yàn
    shēng
    dào
    xiāo
    gēng
    yǒng
  • zuì
    fáng
    bái
    péng
    yuàn
    dēng
    qíng

原文: 甓藓雕霜,檐萝扫月,叶吹重听。
匆匆梦转,改尽绿阴门径。
掩残书、错翻堕红,旧情未了芳题省。
又石阑几片,如何不护,唱蝉凄冷。
愁凝。
秋天迥。
但野水荒沟,故寒新暝。
空山自好,未与宫槐同咏。
想江湖、摇落正多,雁声不到宵更永。
最妨他、白发孤篷,怨入渔灯檠。


相关标签:琐窗寒

陈洵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思和聪慧,尤其擅长填词。光绪年间,他曾被补授南海县学生员的职位。然而,他后来离开家乡,客游江西十余年,生活艰苦,困顿不堪。

回到广州后,陈洵成为一名童子师,在广州西关设立了一所学馆,以填词为生计,但生活仍然贫困。辛亥革命后,受到新潮流思潮的影响,陈洵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同年,他加入了广州的南国诗社。晚年,他成为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

陈洵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但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在填词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加入南国诗社和成为中山大学教授,也显示了他对文化和教育的热爱和贡献。陈洵于1942年去世,结束了他辛勤而充实的一生。

猜您喜欢

琐窗寒 销寒第三集,寒蟹

清代 袁绶

岁晚村荒,日斜潮落,冻开湖嘴。
芦根吐沫,又听爬沙声细。
爱双螯、霜浓更肥,横行那识渔人计。
任筠筐罩住,寒蒲缚好,卖来城市。
还忆。
瓶花底。
记解甲吹香,酒边亲递。
秋光过了,又被酿成秋意。
便无肠、离情未谙,稻粱也合思故里。
负频年、独数尖团,盼到看灯里。

琐窗寒 题汤德媛《寒闺病趣图

清代 汤芷

不恨偏愁,非慵似懒,恹恹终日。
年华逝水,又是暮冬时节。
倚妆台、双颦翠蛾,云鬟强整娇无力。
正峭寒一阵,侍儿低语,夜来微雪。
帘密休轻揭。
怕见了梅花,怜伊瘦骨。
葱尖拢袖,闲究还丹真诀。
更多情、呵冰草书,几回鹿脯从人乞。
待和风、吹暖兰房,共玩春宵月。

琐窗寒

宋代 杨无咎

柳暗藏鸦,花深见蝶,物华如绣。情多思远,又是一番清瘦。忆前回、庭榭来春,个人预约同携手。恨迟留,载酒期程,孤负踏青时候。
搔首。双眉暗斗。况无似今年,一春晴昼。风僝雨愁。直得□时迤逗。想闲窗、针线倦拈,寂寞细捻酴醿嗅。待还家、定自冤人,泪粉盈襟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