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凤蜡烧残,鹅笙炙罢,艳雪珑珑催曙。
画阑玉戏争妍,粉镜梅妆添妩。
裁云剪水,才幻出、满庭花雾。
怪谢家、摹拟难工,唤作因风吹絮。
正百福、香奁索句。
更七宝、琳华堪赋。
压枝琼蕊齐开,按拍霓裳试舞。
银篝斜倚,恰一缕、麝薰微炷。
认迷离、空外春痕,只在六花多处。
杨芸(1778—?),字蕊渊,清代常州金匮(今无锡)人,出生于户部员外郎杨芳灿的家庭。她的父亲是清朝官员,母亲是同邑景州知州秦承霈的妻子。
杨芸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对音乐特别有天赋,擅长演奏琴和箫。她对音乐的理解和修养使得她的演奏技巧非常出色。同时,她也对词作有着深厚的造诣,她的词作风格优美流畅,被誉为古今闺阁诗话的代表之一。
杨芸的才华和美貌使得她备受赞誉,她的作品广泛流传,并被收录在《金箱荟说》中。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诗词的著作,其中收录了许多优秀的女性诗人的作品。杨芸的作品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关于杨芸的生平和去世的具体情况目前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她的死亡日期无法确定。然而,她的才华和作品仍然被后人所铭记,她的词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帖剪宜春,诗吟饯腊,重阴偏滞檐角。
篆烟企鸭仍含,艳情翠禽未觉。
韶华唤醒,似梦里、东君曾约。
甚晓来、赏柳评花,还是冻云迷著。
风乍起、彩幡易落。
寒更峭、麝篝漫却。
俊游拟拂银鞯,倩魂尚偎绣幕。
天边絮粉,且休问、阳梢红萼。
待画鼓、敲出双声,听取试灯妆阁。
眼缬迷烟,唇朱缀蜡,依稀光透帘幕。
乍疑锦羽衔来,未许绀纱障却。
娇春稚蕊,有归院、金莲人约。
向夜阑、小簇疏红,怡认半簪梅萼⑴。
试照影、一枝暗托。
待破冷、数椒尚弱。
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
阳和未准,但背倚、银屏斜角。
尽化作、粉翅双蛾,飞趁玉堂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