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繁荣呢?这是词人内心的疑问,也是他对扬州的思考。
下阕则是词人对扬州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起扬州昔日的繁华景象,那时的扬州是“楼台烟雨中,一片风光”,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地方。然而现在,扬州已经变得“人去楼空,烟波江上使人愁”,一片凄凉。词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他用“人去楼空”来形容扬州的萧条,用“烟波江上使人愁”来表达他对扬州的怀念之情。
整首词以琼花为线索,通过对琼花的咏叹,词人抒发了对扬州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他通过琼花的美丽和高洁,暗示了扬州昔日的繁荣和文明,同时也表达了对扬州现状的不满和担忧。词人的感慨之情与初衷不符,但却使词的思想性更加丰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琼花为主题,通过对琼花的描写和咏叹,表达了词人对扬州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词人通过琼花的美丽和高洁,暗示了扬州昔日的繁荣和文明,同时也表达了对扬州现状的不满和担忧。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扬州慢·十里春风》赏析详情»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他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中进士,后历任邵武军、漳州知州,都有出色的治绩。嘉熙初年(1237年),他被任命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两年后,他被任命为庆元府知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后再次被任命为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年),他被派往建康府担任知府,七年后又被任命为平江府知府。最后,他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休。他还著有《虚斋乐府》一书。
根据提供的信息,赵以夫的出生年份为1189年,死亡年份为1256年。
黄鹤空矶,赤乌残壁,古愁渐满征程。
看朝吴暮楚,隔数点山青。
又如梦、东风过了,几人年少,巾扇鏖兵。
问扁舟何事,年年来去江城。
与君一笑,早相看华发休惊。
剩白月飞觞,青天倚剑,犹赚豪情。
倦客甚时东下,今宵梦、先逐潮声。
怕秋云吹散,尊前幽恨还生。
远树髡烟,冻沟胶雪,过江第一邮程。
叹隋家万柳,总未返春青。
想前度红桥战火,玉箫低哭,月也愁兵。
让秋坟、诗鬼年年,来唱芜城。
竹西响寂,只黄昏吹角还惊。
甚镜国居鹦,脂天过马,冷换柔情。
大业繁华影子,如萤绿,堕水无声。
怕樊川重到,珠帘旧路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