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峭寒如雨。
帘阴暗、斜阳犹恋庭宇。
苔花吟老断无人,奈此时情绪。
浑不记、留题甚处。
暗虫蚀尽东墙树。
且共倚危阑,怕寸碧烟空,薄游今已非故。
曾是选石延云,洗瓢邀月,烂藤香里同住。
年年散发弄凉秋,有几多凄楚。
莫更问、琴歌酒赋。
庾郎先自伤迟暮。
算我亦漂零久,负了沙边,旧盟鸥鹭。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他出生于江苏金坛五叶人家庭。年少时就对词赋有浓厚的兴趣,被誉为江南才子。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后来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他曾先后担任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等职务。辛亥革命后,他搬到上海居住,自称为遗老。他还创立了义赈协会,负责江淮地区的赈灾工作,并参与了《江南通志》的编修工作。冯煦擅长诗、词和骈文,尤以词作闻名,他的代表作品有《蒿庵类稿》等。最终,冯煦于1927年去世。
倦游陈绪。
惊衰鬓、萧辰来抚秋树。
有情山色尚窥廊,遥翠晴如雨。
试目极、冲寒断羽。
风霜回换成今古。
笑袖上黄尘,涴到酒痕深,黯淡不分缁素。
僧舍半日偷閒,香残荈冷,问谁糕字同赋。
每怜儿女解沧桑,事往鹃魂语。
渺城角、炊烟似缕。
斜阳车马荒陂去。
更万芦,萧萧外,泪滴新亭,倚阑高处。
故宫秋晚馀芳尽,轻阴闲淡池阁。
凤泥银暗玳纹花,卷断肠帘幕。
渐砌菊、遗金谢却,芙蓉才共清霜约。
半弄蕊、冰绡波浅,拂胭脂、翠琼连并雕萼。
应是曾倚东君,纵艳姿轻盈,映损丹杏红药。
旋成深妒,判与西风,任从开落。
况衰晚、渊明意薄。
重阳羞对吟酌。
待说与江梅,早傅粉匀香,慰伊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