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祝英台近 丁巳晚春访杨西村,湖上怀旧》原文赏析

  • zhù
    yīng
    tái
    /
    zhù
    yīng
    tái
    jìn
    dīng
    wǎn
    chūn
    fǎng
    访
    yáng
    西
    cūn
    shàng
    huái
    怀
    jiù
  • [
    sòng
    dài
    ]
    chái
    wàng
  • xiǎo
    chuán
    ér
    shuāng
  • hóng
    shī
    湿
    hǎi
    táng
  • yàn
    guī
    shí
    fāng
    cǎo
    àn
    nán
  • cóng
    cuì
    xiù
    xiāng
    xiāo
    míng
    shēng
    duàn
    huí
    shǒu
    jiù
    xún
    fāng
    chù
  • xiàng
    shuí
  • lián
    jīn
    rén
    lěng
    luò
    fèng
    xiāo
  • cuì
    líng
    huā
    é
    meí
    weí
    shuí
  • duàn
    cháng
    míng
    yuè
    tiān
    chūn
    fēng
    hǎi
    jiǎo
    hèn
    zuò
    yáng
    huā
    feī

原文: 小船儿,双去橹。
红湿海棠雨。
燕子归时,芳草暗南浦。
自从翠袖香消,明珰声断,怕回首、旧寻芳处。
向谁语。
可怜金屋无人,冷落凤箫谱。
翠入菱花,蛾眉为谁妩。
断肠明月天涯,春风海角,恨不做、杨花飞去。


相关标签:祝英台

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他出生于1212年,去世于1280年。

柴望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进入太学上舍,后来在中书省供职。在淳祐六年(1246年),他自编了《丙丁龟鉴》,其中列举了从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到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的丙午年和丁未年的事件。他通过这个作品想要表达的是“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希望当局能够居安思危。

南宋亡国后,柴望拒绝了元朝的征召,他以吟诗填词的方式表达了对亡国的哀思。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柴氏四隐”。

柴望的著作包括《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以及词集《凉州鼓吹》。

柴望的墓位于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被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您喜欢

祝英台/祝英台近

宋代 赵彦端

兽金寒,帘玉润,梅雪印苔絮。
春意如人,易散苦难聚。
几多丝竹深情,池塘幽梦,犹倚赖、与君同住。
旧游处。
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
烟雨连江,吹恨正无数。
莫教紫燕归来,红云开后,空怅望、主人轻去。

牡丹枝上祝英台 武原舟中值雪

清代 沈谦

漠漠湖云白。
捲起浪花千尺。
独倚孤舟,满袖泪珠偷滴。
可堪冻雪凝须,层冰堕指,甚时候、要人行役。
有何益。
漫把芳年掷。
淹留水村山驿。
远记佳人,拥衾此际怜惜。
料应为我情痴,柔肠萦损,恹恹地、懒将笙炙。

祝英台 咏骷髅

金朝 王哲

无事闲行郊野过。
见棺函板破。
里头白白一骷髅。
独潇洒愁愁。
为甚因缘当路卧。
往来人诽谤,在生昧昧了真修。
这回却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