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霜初落。
把江枫催变,红生寥廓。
从石径、远上寒山,似映日夭桃,翻阶芍药。
青女何心,万千树、一时染却。
倘隋宫有此,也好省伊,剪彩生活。
停车坐看绰约。
便三月韶景,不差毫末。
尽日渔火相亲,煞无赖随风,吹帘透幕。
飞入深宫,将两地、相思投合。
但愁他、无情流水,东西交错。
陆求可(1617—1679)是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他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裕州知州,之后又入为刑部员外郎,最终升任福建提学佥事。
在担任裕州知州期间,陆求可致力于减轻百姓的负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免税收、降低赋役、改善农田水利等,以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他还注重整顿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以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廉洁度。
后来,陆求可调任刑部员外郎,他在这个职位上慎重辨析案情,以免冤滥。他注重调查取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案件,以确保公正和合法性。他还积极参与司法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方案,以提高司法机构的效率和公信力。
陆求可的贡献和才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他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逝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为民除害、为政清廉的事迹,被后人称为“清廉官吏”的典范。他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誉为明末清初的杰出政治家和法学家。
惊风凄切。
满江干一片,冻云吹折。
飘万点、不辨东西,枉赚得,行人鬓丝添雪。
明月光中,隐沙岸、鸿声清绝。
更闲随钓艇,暗入柴门,伴人骚屑。
助他怒潮呜咽。
卷兴亡旧恨,浪花明灭。
笑垂杨、只解飞绵,难点上征衫,迷离成铁。
露冷蒹葭,还记得、绿芽如发。
问故家、秋娘何在,风流总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