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秋星同一分野。
客袖啼红,奚囊背锦,赢得诗愁满马。
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
月明吹笛青溪,蒋侯闲共情话。
惆怅赋别苏台,空泪泫金城,丝柳重把。
六代衣冠,百年任务,祇剩夕阳梅冶。
酒醒浑无语,但梦逐、潮声东下。
甚日西廔,挑灯还说今夜。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雪碗催茶,风帘转蒜,煮水地炉亲候。
骄马精神,闹蛾心性,事事而今非旧。
灯影尚相思,肯伴我冷红如豆。
偏教照出无聊,人与梅花同瘦。
故国歌云舞绣。
正蟾锁窥香,凤钗敲酒。
品竹声寒,吹兰气热,小小玉箫随袖。
此去一程程,偏遇着返魂新柳。
只怪春人,梦中旋又分手。
迹异飞蟂,灵传化虎,小姑祠近春野。
竹晕菭班,松盘瘿节,应配荒坪石马。
凭吊增惆怅,伫灵琐、湘筠愁写。
共褰丛社兰芳,也留彤管幽话。
鸣佩溪流韵泻,问世味酸咸,清涕盈把。
玉女泉滋,露筋辞好,老笔借卿镕冶。
无地薶香骨,彷西崦、古梅霜下。
踏月归来,孤吟愁寄遥夜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