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易顺鼎的照片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人物生平

易顺鼎,清朝文学家,生于咸丰八年,卒于民国九年,享年63岁。他与罗瘿公、何震彝、闵尔昌、步章五、梁鸿志、黄秋岳并称为“寒庐七子”。

易顺鼎从小就展现出了神童的才华,5岁就能作对。15岁时成为诸生。他擅长诗词,十五、六岁时就印刷了《眉心室悔存稿》,广为传诵,被誉为“龙阳才子”。他曾向王闾运请教,与宁乡程颐万、湘乡曾广钧一起被称为“湖南三诗人”。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同年冬天,他北上参加礼部考试,途经江南,骑驴冒雪进入南京城,游览了六朝和明代的遗迹,一天之内写成了《金陵杂感》二十首七律。忠州的李士芬读后赞叹不已,赠诗称他“烂熟《南朝史》,澜翻东海波”。然而,他参加考试六次都没有成功。30岁时,他被任命为河南同知候补,不久后辞职,担任总厘税、赈抚和水利三局的职务,并负责修复贾鲁河工程,担任三省河图局总办。光绪十四年,他提交了三省河图,被授予按察使的职衔,并获得二品顶戴的奖赏。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易顺鼎积极支持战争,参与了刘坤一军幕的工作。次年,清政府战败后,拟割让台湾,并赔偿两亿两银子。易顺鼎连夜赶到京城,两次上书要求“罢和议,褫权奸,筹战事”。然而,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他投河自尽,被人救起后痛哭流涕。当他听说台湾巡抚唐景崧等人成立了台湾民主国,并准备率军死守时,他决心前往台湾,“以只身人虎口,幸则为弦高之犒师,不幸则为鲁连之蹈海。”到达厦门后,唐景崧已经失败,易顺鼎便改变计划,决定前往台南帮助刘永福。刘永福给了他三个营的兵力,他援守台中,但由于军饷未到,他回到内地筹集资金。当他筹集到五万两银子抵达涵江时,台中已经被日寇占领,他只能返回厦门。不久后,整个台湾沦陷。易顺鼎两次前往台湾,但未能取得任何成果,但他的气节和功名无可置疑。

甲午战争后,易顺鼎深感悲愤,他隐居在庐山的三峡涧上,建造了琴志楼。两湖总督张之洞邀请他加入幕府,担任两湖书院的分教。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易顺鼎被任命为江阴江防督办,后调任陕西,担任江防督办。 易顺鼎人物生平详情»

文学成就

易顺鼎: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易顺鼎自称为张梦晋后身,自负聪明才智。他广泛涉猎各种学问,无所不窥。他的学问涵盖了考据、经济、骈体文和诗词等领域。他一生创作了万首诗歌,与樊增祥并称为“两雄”。他的足迹遍布了十多个省份,每个地方都有一本诗集,其中包括《丁戊之间行卷》、《摩围阁诗》、《出都诗录》、《吴船诗录》、《樊山沌水诗录》、《蜀船诗录》、《巴山诗录》、《锦里诗录》、《峩眉诗录》、《春城诗录》、《林屋诗录》、《游梁诗剩》、《庐山诗录》、《宣南集》、《岭南集》、《甬东集》、《四魂集》、《四魂外集》、《霭园诗事》等。这些作品大部分都被收录在《琴志楼易氏业书》中。

在他去世之前,他还整理了自己的诗歌,印成了《琴志楼编年诗集》十二卷和《琴志楼游山诗集》八卷。他的诗歌创作以山水题材为主,他自己也说:“行役浏览之作品其大半,而山水居多。”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描写物品和艳情的作品。他的诗歌善于巧妙对仗,他认为“以对属为工,乃诗之正宗”,“无工巧浑成对仗,竟可以不作诗。”他注重对仗的巧妙运用,做事精准,色彩绚丽,意境新颖,技巧独特,这是他诗歌的特点。他的古体诗则豪放奔放,张之洞曾评价他的《万杉寺五爪樟》为“雄伟恣肆”,称之为“奇作”。他自述生平的诗集《四魂集》最为著名。

易顺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风格独特。他的诗歌才华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瑰宝。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易顺鼎文学成就详情»

人物小传

岁时才中举人。他曾任湖南道员外郎、湖南巡抚府参议、湖南布政使等职,但都因为政治斗争和不满意的官场环境而辞职。他曾写下“官场如戏,人生如梦”的名句,表达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人生的疑惑。最后,他选择了隐退,回到家乡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诗人的才华:


易顺鼎的诗才在当时是有名的,他的诗作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他的诗风独特,既有古人的豪放不羁,又有新时代的思想和感慨。他的诗作被誉为“寒庐七子”之一,与其他六位诗人并称为近代有影响的大诗人。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后人广为传诵。



易顺鼎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悲剧和矛盾,但他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敏感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他的诗作对后人的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易顺鼎人物小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