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陵雪后,来访帝王家。
龙和虎,莺和燕,豕和蛇。
剩栖鸦。
此日经行处,白门市,青溪埭,红板路,乌衣巷,寂无哗。
欲问秦淮,旧院烟笼水,水更笼沙。
甚当年商女,沦落也天涯。
一曲琵琶,后庭花。
念陵十一,楼十四,阑十二,暮云遮。
鹦鹉墓,麒麟冢,草交加。
树槎牙。
废苑都栽菜,新编出,竹篱笆。
儿女泪,英雄血,尚留些。
不解长江何意,浑淘尽、六代繁华。
但凭高希望,斜日大如瓜。
吹起寒笳。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青天难问,待击唾壶歌。
惊残破。
遭折挫。
看山河。
泪痕多。
掩面愁无那。
民德堕。
癫风簸。
燎原火。
滔天祸。
可奈何。
鬼哭神号,罪孽谁担荷。
满地干戈。
怅高衢大道,翻作虎狼窝。
吞噬由他,不须诃。
似狂潮过。
冲单舸。
嗟失舵。
泛洪波。
思丛脞。
意相左。
长妖魔。
数烦苛。
万姓蒙枷锁。
安偷惰。
避虞罗。
纵淫颇。
攀花朵。
任蹉跎。
飘荡神魂,剩欲吟清些,贼及菁莪。
更鸮音盈耳,无计托岩阿。
雨泣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