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淡日楼台,销凝粉融金滟。
杏墙窥燕,笑新妆乍欠。
笙箫梦冷,半晌风幡微飐。
凡尘流水,午钟清梵。
旧迹江南,落花时、泪暗染。
郢歌饶怨,冻春山两点。
维摩丈室,只有天花能艳。
佳邻千万,布金谁赚。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思和聪慧,尤其擅长填词。光绪年间,他曾被补授南海县学生员的职位。然而,他后来离开家乡,客游江西十余年,生活艰苦,困顿不堪。
回到广州后,陈洵成为一名童子师,在广州西关设立了一所学馆,以填词为生计,但生活仍然贫困。辛亥革命后,受到新潮流思潮的影响,陈洵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同年,他加入了广州的南国诗社。晚年,他成为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
陈洵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但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在填词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加入南国诗社和成为中山大学教授,也显示了他对文化和教育的热爱和贡献。陈洵于1942年去世,结束了他辛勤而充实的一生。
古镜交螭,宫院日高风细。
内江装束,满珠钿翠珥。
玉立亭亭,合著绣裙摇曳。
苦心识别,人司一事。
头纲雪乳,鼓风炉,银铫子。
煎成蟹眼,是中泠活水。
竛竮四美,难得明眸皓齿。
主人珍重,为存古制。
一朵行云,无那斜风摇拨。
霏烟团雪,总难逢熨贴。
出水芙蓉,错了暄春时节。
圣湖楼畔,曾笼寒月。
华堂轻入,祝长年,如意贴。
雕梁玉燕,又经秋长别。
裁霞曳绣,禁得几番抛撇。
多情画史,为留香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