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怨横笛、凉天如水。
奈别离,黯然而已。
前饮高歌,不知肝胆向谁是。
先生弹铗,宁郁久居此。
归去五湖宽,正满径桂花松子。
燕市。
算酒徒散尽,得且佳为佳耳。
文章无价,知不恨、璞还和氏。
恨只恨、击筑弹棋,更谁识、古之狂士。
待寄语仙郎,明月迢迢千里(时岵斋奉使伴送安南国使蔬赴粤西)。
顾光旭(1731—1797)是清代江苏无锡人,字华阳,号晴沙。他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进士,后来担任甘肃甘凉道官职,并曾署任四川按察司使。
顾光旭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诗歌领域。他有两部重要的诗集,分别是《响泉集》和《梁溪诗钞》。这些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优秀作品,展现了他的诗才和文学造诣。
除了文学成就,顾光旭的生平事迹并不是很详细。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供参考。然而,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和官职任命,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清代官场和文坛上的活动和影响。
顾光旭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风受到了宋代文人的影响,尤其是梁启超和杨万里的作品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总的来说,顾光旭是清代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赏。尽管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太清楚,但他的文学成就和才华使他成为清代文坛上的重要人物。
论要害、西南锁錀。
万马奔腾,双钟喷薄。
湖波横截,孤城勒住乱山脚。
烟消日落,倒影动、千家郭。
下有一双鱼,曾传与、故人夙约。
寂莫。
叹我经此地,恰值机云入洛。
闲寻游迹,空怅望、几重云幕。
把两年、别里新词,半题在、江声小阁。
待扫壁来看,应忆南飞乌鹊。
甚当日、去家容易,秉烛羌村,梦犹恍惚。
不记飘零,却凭儿女算年月。
为渠觅食,一笑蛩蛩负蹙。
倾倒薄游装,聊付与、烟生炀突。
咄咄。
山阳闻笛罢,独自心伤存殁(时闻右朝之变。)。
生还偶遂,别中事、逢人怕揭。
料柴门、更有谁敲,便菊径、从他芜没。
好勤课童奴,重理钓矶耕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