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远山下见秋波注。
却逗出、春情绪。
双双点漆似神仙,添得娇娆无数。
江边交甫,墙头宋玉,侥幸逢回顾。
销魂生就盈盈趣。
正写照、传神处。
问他青白向谁分,掷果人来频觑。
相思对面,淋漓红泪,背着轻弹去。
陆求可(1617—1679)是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他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裕州知州,之后又入为刑部员外郎,最终升任福建提学佥事。
在担任裕州知州期间,陆求可致力于减轻百姓的负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免税收、降低赋役、改善农田水利等,以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他还注重整顿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以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廉洁度。
后来,陆求可调任刑部员外郎,他在这个职位上慎重辨析案情,以免冤滥。他注重调查取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案件,以确保公正和合法性。他还积极参与司法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方案,以提高司法机构的效率和公信力。
陆求可的贡献和才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他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逝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为民除害、为政清廉的事迹,被后人称为“清廉官吏”的典范。他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誉为明末清初的杰出政治家和法学家。
江南江北多春草。
春鸟啼归好。
偏教游子片■飞,直北上、长安渺。
黄河线若,泰山拳似,胜景知多少。
丈夫有志须分晓。
肯把柔肠绕。
出门何处不天涯,独帝里、春光早。
御街柳色,上林花影,听取莺声巧。
凤麟网结今秋窄。
偏喜君能得。
锦心绣口向风檐,转眼蟾官佳客。
苕上声华,前溪歌舞,簇起湖山色。
玉堂祖武尚书宅。
重振鹏搏翮。
名场蹴蹋十年馀,长使英雄气夺。
此际天香,明春杏苑,烧尾青雷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