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昏黑关河,软红人海,十年呼友。
琴心剑首。
和他恩怨都瘦。
吴霜燕月层层梦,也照过青衫泪否。
怎盟鸥万里,蜑篷烧烛,雪华如手。
茗后。
同怀旧。
感建业春芜,灵和秋柳。
清愁漫有。
玉箫吹得成叟。
仙天睡了禅天坐,悄不信蛮天住久。
算难遇是知音,且向花前酹酒。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玉鼎添香,银釭炫彩,瑞逢秋杪。
词仙未老,聊与青山斗年少。
天边绮宴笙歌稳,最喜是、霜花正好。
但朱环翠拥,浓斟露醑,叠呈瑶草。
幽操。
矜孤抱。
羡宋玉风怀,谢公才调。
纫兰旧稿,酒痕留得多少。
云軿乍荐蟠桃处,望鹤影、魂牵梦绕。
拟后约,寿期颐,消得千杯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