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峭帆半掠。
微云远、声声蓦带离索。
去潮乍弄,烟沈断戍,暗回清角。
芳尊谩酌。
甚情绪、中年渐觉。
想天涯、歌长梦窄,往事渐零落。
无那空江暝,几许销凝,雁啼幽壑。
岁华未晚,怎青衫、便成飘泊。
莫倚冰弦,怕愁里、桓郎瘦削。
待镫昏、曲冷更与溯旧约⑴。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他出生于江苏金坛五叶人家庭。年少时就对词赋有浓厚的兴趣,被誉为江南才子。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后来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他曾先后担任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等职务。辛亥革命后,他搬到上海居住,自称为遗老。他还创立了义赈协会,负责江淮地区的赈灾工作,并参与了《江南通志》的编修工作。冯煦擅长诗、词和骈文,尤以词作闻名,他的代表作品有《蒿庵类稿》等。最终,冯煦于1927年去世。
鹤栖鹭集兰舟舣,波光绿漾词魄。
古祠树老,长汀雾散,更谁吹笛。
千秋恨积。
任襟底、纵横泪湿。
倚枫林、红笺似血,堕履怅难觅。
犹记当年梦,枕卉閒眠,举觞狂吸。
众仙唤我,访灵溪、峭崖如壁。
细数空花,几曾料、都随过翼。
最堪怜、菊影淡雅,伴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