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原文赏析

  • pa
    xiān
    jiāng
    zhū
    yǒu
    fàn
    zhōu
    dōng
  • [
    qīng
    dài
    ]
    chén
  • zūn
    jiǔ
    xiāng
    féng
    xiào
    tóng
    shì
    jiù
    tiān
    xíng
  • huā
    qīng
    huàn
    lán
    jīn
    pa
    leì
  • qiū
    zhèng
    qiāo
    shū
    dēng
    luò
    fēng
    xiāo
    guì
    huá
    liú
  • jié
    zhú
    chuī
    yún
    chōu
    dāo
    duàn
    shuǐ
    tiān
    kuān
    zhǎi
  • qiě
    xiū
    wèn
    guó
    dāng
    nián
    shèn
    zhòu
    shēn
  • xiàng
    ǒu
    huā
    duō
    chù
    táo
    yuán
    chén
  • qīng
    shì
    mǎn
    xián
    shēn
    yòu
    hǎo
    lěng
    xiāng
    xiě
    shàng
  • zhī
    zhuàn
    guò
    jiāng
    nán
    rén
    xiāng

原文: 尊酒相逢,笑同是、旧日天涯行客。
花气轻浣兰襟,琵琶泪无迹。
秋正悄、疏灯自落,风潇洒、桂华流席。
截竹吹云,抽刀断水,天地宽窄。
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
都向藕花多处,似桃源尘隔。
清事满、闲身又好,度冷香、写上词笔。
只怕传过江南,那人相忆。


相关标签:琵琶仙

陈洵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思和聪慧,尤其擅长填词。光绪年间,他曾被补授南海县学生员的职位。然而,他后来离开家乡,客游江西十余年,生活艰苦,困顿不堪。

回到广州后,陈洵成为一名童子师,在广州西关设立了一所学馆,以填词为生计,但生活仍然贫困。辛亥革命后,受到新潮流思潮的影响,陈洵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同年,他加入了广州的南国诗社。晚年,他成为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

陈洵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但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在填词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加入南国诗社和成为中山大学教授,也显示了他对文化和教育的热爱和贡献。陈洵于1942年去世,结束了他辛勤而充实的一生。

猜您喜欢

琵琶仙 春莫与子珍饮桐花下

清代 樊增祥

微月黄昏,又恰是、小院青桐如玉。
门外芳草成烟,笼灯照香毂。
刚办得、生衣小扇,趁花底、茗香初熟。
镜里铅颦,襟边碧唾,前梦应续。
玉阶畔、多少芳心,有一抹朱弦破幽独。
都把明妃清怨,付春风一曲。
看满眼、花光做泪,甚杜郎、旧鬓犹绿。
惟仗祓恨清樽,照妆银烛。

琵琶仙·忆昔

清代 曾廉

樱笋香时,有兰桨、打破千重银浪。
惊定还愕,疑当年苏小模样。
看画扇、亲题小字,谛观了、是真非诳。
且与安排,金尊绮席,丝竹豪亮。
又还说、天上星移,怪珠箔、东风总无恙。
欲把一杯清醑,与云鬟偎傍。
思往昔、藏钩射覆,换红牙、一曲低唱。
这一回巧相逢,甚时重访。

琵琶仙 张白琴有还湘之赋,索词

清代 朱祖谋

归种桃花,楚云满、故国仙林如缬。
林外横笛呼犍,春泥渐啼滑。
乡绪引、江关倦客,奈歧路、短丝难折。
落手沧洲,当歌白日,珍重华发。
旧题句、银烛西楼,梦尘剪、东风黯销歇。
谁遣一艎新水,送飞花如雪。
中夜起、吴鸿试数,对月明、酒醒伤别。
底事抛得鸱夷,五湖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