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暮春时节,仿佛东风已经衰老,不再有当初风华正茂的意气。杨花有情却无人收留,江山辽阔,身世飘零如寄。飘荡荡不知时光变迁,只记得临近繁华大道,短暂停留不能久居,便离家远行千里。痴心地盼望一阵旋风吹坠大地,相逢在美人的扇底,在美人钗头轻轻点缀。他家垂柳万条千缕,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却不能隔断江水奔溢。
曾经在瓜州渡口靠岸,年年等待着行人归来。夕阳从故宫西边落下,城头乌鸦在夜间惊飞。在帐篷上安然春睡,又一起飞到湖面上流离,芳草遍布天涯,无处可去。静悄悄地下着绵绵细雨,湿粘不飞的柳絮像一片柔腻的春心。杨花将要消亡化去,无法参加丰乐楼前的饯别宴席,无法去青门外邵平种瓜的园地。有谁怜念,它流落无依,生命无几,一点点揉捏成了如雪般柔腻的松润圆球,为君浸透了伤心泪。
注释:六丑: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创自周邦彦。
老大:衰老。
官道:指公家修筑的大道。
回风坠:旋风吹坠。
钗头微缀:钗的首端轻轻点缀。
他:指柳花。
解遮亭障驿(yì):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
反洲曾舣(yǐ):王安石有《泊船瓜洲》诗。舣:即泊船,让船靠岸。
行人:指折柳送别的离人。
长秋:长秋宫,汉宫殿名,在长安城长乐宫西。汉高祖刘邦在这居住,后太后在此长居住。借此泛指南宋都城临安故居。
城乌:城头乌鸦
愔(yīn):宁静。
腻:柔腻。
化:迁化。指消亡。
帐饮:设帐帐饮。
青门:古长安城门名。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寓居青门外种瓜,其瓜甚佳,以东陵瓜或青门瓜名闻遐迩。
抟(tuán):揉捏成圆团。
裛(yì):沾湿。此处有揩拭的意思。泪:拭泪。
《六丑·杨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彭元逊是一位历史上的人物,关于他的生平记载非常简略,目前所见的记载中并没有提到他的仕途经历。然而,如果他确实在景定二年参加过解试,那么此时距离宋朝灭亡已经整整十八年了。如果他曾经在宋朝仕宦,那么他的官职应该不高,时间也不长,这一点相对来说是比较可信的。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词应该是在宋末时期创作的,其中的“浩荡何世”一句并不需要解释为朝代更迭的意思。 《六丑·杨花》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分析了一首咏物词,词人以杨花为主题,表达了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哀情感。上阕描写了词人飘零四海、无处寄身的亡国之叹,通过对比杨花的飘零,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下阕则表达了词人浪迹萍踪、前途灰暗的感叹,通过借杨花之口,描绘了词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篇词深婉含蓄,运用象征手法,但笔力稍逊,词意较晦涩。 《六丑·杨花》赏析详情»
彭元逊,字巽吾,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在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参加了解试。彭元逊与刘辰翁有唱和之交,但由于宋朝灭亡后,他没有再从政。他留下了20首词作品,其中有很多被收录在宋词三百首中。
虽然彭元逊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词作品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热爱和感慨。他的词作品被认为是宋代词的代表之一,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彭元逊的生平不为人所知,但他的词作品却流传至今,被广泛传颂。他的词作品多以爱情、离别和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他的词作品被收录在宋词三百首中,证明了他在宋代词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结起来,彭元逊是一位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的庐陵人,参加过解试,与刘辰翁有唱和之交。尽管宋朝灭亡后没有再从政,他留下了20首词作品,其中很多被收录在宋词三百首中。彭元逊的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他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词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