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归燕春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他出生于1212年,去世于1280年。
柴望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进入太学上舍,后来在中书省供职。在淳祐六年(1246年),他自编了《丙丁龟鉴》,其中列举了从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到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的丙午年和丁未年的事件。他通过这个作品想要表达的是“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希望当局能够居安思危。
南宋亡国后,柴望拒绝了元朝的征召,他以吟诗填词的方式表达了对亡国的哀思。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柴氏四隐”。
柴望的著作包括《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以及词集《凉州鼓吹》。
柴望的墓位于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被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