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
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
柳带堪结。
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
行云冉冉孤城接。
镜匣收鸾,罗衣卷蝶。
邻箫为谁先咽。
算花风廿四,犹解催别。
桃根杏叶。
委新词半箧。
又堕年华泪、尘暗黦。
多情怕看团箑。
似留恋苦恨,薄人轻绝。
残煤冷、雨声初阕。
应不分、一晌销魂,拼与渡头飞雪。
西园事、归燕能说。
但早来、纵有游春意,骄骢正怯。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思和聪慧,尤其擅长填词。光绪年间,他曾被补授南海县学生员的职位。然而,他后来离开家乡,客游江西十余年,生活艰苦,困顿不堪。
回到广州后,陈洵成为一名童子师,在广州西关设立了一所学馆,以填词为生计,但生活仍然贫困。辛亥革命后,受到新潮流思潮的影响,陈洵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同年,他加入了广州的南国诗社。晚年,他成为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
陈洵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但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在填词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加入南国诗社和成为中山大学教授,也显示了他对文化和教育的热爱和贡献。陈洵于1942年去世,结束了他辛勤而充实的一生。
甚催红斗紫,竟日里、铃幡轻掣。
暗尘坐飞,虞泉光半灭。
不下旌节。
漫试天蓬舞,坏桥槎柳,映彩旗风揭。
偷情换雨催狂热。
麝捣香灰,酥搓粉缬。
蛾眉竞朝星阙。
正春游曲宴,欢笑声彻。
歌阑漏歇。
奈琼肤翠发。
向晚铢衣冷,还恋别。
芳菲付与鶗鴂。
怕丛台步误,薄寒侵袜。
留仙远、舞裙轻绝。
应不为、碧海栽桑待满,抱愁奔月。
回飙送、弱絮飘雪。
访断云、共说残镫事,金虫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