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道上》原文赏析

  • dōng
    yáng
    dào
    shàng
  • [
    yuán
    dài
    ]
    huáng
    zhèn
    chéng
  • shān
    cāng
    yān
    báo
    chuān
    穿
    lín
    bái
    xié
  • bēng
    luò
    jiàn
    rén
    jiā
  • duì
    xuān
    chūn
    shuǐ
    shān
    qiáo
    zhěn
    qiǎn
    shā
  • qián
    cūn
    jiù
    shú
    shì
    zǎo
    meí
    huā

原文: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谷中飘着淡淡的云烟,当我穿过林子时,太阳已经西斜了。溪边的岸崩塌了,只能绕道而行。此时已经是秋天,树叶逐渐减少,才能看到前面的房屋。水碓正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转动着,溪沙上的木桥静静地立着。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乌桕,它看起来像梅花一样美丽。

注释:碓是指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结果。乌桕是一种中药的名称。 《东阳道上》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黄镇成的一首诗进行分析和解读。诗中作者通过观察途中的美景,以轻快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如诗如画的山中景色。诗中描绘了山谷中淡淡的云烟,穿过林子后已是傍晚,溪边的岸崩路塌,只能迂回而过。此时已是秋天,树叶渐少,才看到前面的人家,水碓在转,溪沙上有一条木桥,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乌桕,看上去就像梅花一样。

这首诗的山景描写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似,先是林子,然后是村庄,之后是花。诗中的野碓和山桥更加突出了与世隔绝的境界。

黄镇成一生不追逐名利,隐居不仕,喜欢游山水。这首诗的意境表达了他对淡泊和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诗中的“早梅花”一句,作者以梅花自比,独显其傲骨。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人生态度。 《东阳道上》赏析详情»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是元代山水田园诗人,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他出生在福建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一起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

黄镇成初时多次被荐举,但都没有接受官职。他游历了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广泛地吸取了各地的文化和风景的灵感。后来,他被任命为江南地区的儒学提举,但在上任之前就去世了。

黄镇成的著作包括《秋声集》四卷和《尚书通考》十卷。《秋声集》是他的诗集,收录了他的山水田园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尚书通考》是他的学术著作,涵盖了对《尚书》的详细解读和研究。

黄镇成是元代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都为后人所推崇和传颂。

猜您喜欢

僧别峰所藏郑子声竹树图

元代 黄镇成

空谷有佳人,连蹇岁云暮。
清颜不可见,香墨在纨素。
江山澹微茫,起我沧洲趣。
白石隐疏篁,秋霜悬老树。
天高鸿雁稀,水落沙觜露。
上人心迹空,对此了言句。
亦欲棹孤篷,云深不知处。

悲秋词

元代 黄镇成

长叹复长叹,芙蓉落尽秋水寒。
庭前百草枯烂死,游子日暮衣裳单。
白日悠悠岁将晏,江南水深波浪散。
鸿雁不来江水长,零落秋云满江岸。
愿天吹作凌天风,吹开白雾清旸红。
愿天化作炎天雨,物物昭苏感天语。

负薪行

元代 黄镇成

田家腊月上山时,赤脚负薪雨中归。
身无夹褐头无笠,寒风飒飒吹湿衣。
檐牙滴沥声不断,天地黯惨逄岁晏。
自从十载正月吉,雨雪阴霾少晴旦。
乱离窜匿饥寒死,上宰有无惟浩叹。
身强众勇能杀戮,白玉为床金作屋。
宣麻诰敕天不恤,一命不沾寒士族。
雨师汝灵胡不仁,元日人日乃有神。
赤土槁苗遁何所,天威人虐民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