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风劲如刀,宵寒似水,纱窗蓦透玲珑。
看月开门,琉璃千顷溶溶。
画图点缀天公戏,有梅花、傲骨相同。
擘莺笺、呵墨推敲,独对灯红。
名园往日繁华地,怕阑干几曲,难觅吟踪。
飘泊江湖,关心琴鹤惺松。
追寻卅载罗浮梦,怅爪痕、又印泥鸿。
问何时、归去庐山,闲听晨钟。
叶璧华(1841-1915),字润生,别字婉仙,是一位客家人,出生于嘉应白渡堡(今梅县丙村镇)卢陵乡。她自号古香阁主人,是清末民初岭东地区著名的女诗人和教育家。
叶璧华与大埔范荑香、嘉应黎玉珍并称为“晚清粤东三大女诗人”。她的诗集《古香阁诗集》共有2卷,展示了她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除了诗歌创作,叶璧华还致力于教育事业。她积极参与当地的教育工作,为妇女和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教育机会。她坚信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女性的教育,她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女性的命运。
叶璧华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奋斗。她生活在一个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功地在文学和教育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叶璧华于1915年去世,她的离世是岭东文学界的一大损失。然而,她的作品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寄驿南华,驱驴朔雪,撚须珠玉盈篇。
归隐茅茨,希音自托琴弦。
为怜弱植离披久,勉青蕤、默养根蕃。
耐频颂,刻意穷参,犹落蹄筌。
深恩欲说如何说,数书声灯影,宵月晨烟。
廿载从游,追踪半在长安。
桂香满院谁先省,奈真源探讨偏难。
费微叹、测海孤蠡,欲涉漫漫。
暖日烘晴,轻烟破晓,满庭顿觉传芳。
喜见花开团圞,留得韶光。
胭脂粉黛休夸炫,殿春风、别具华妆。
好端详。
嫩绿微红,国色天香。
由来富贵非相逼,只空山消小隐,亦足称王。
独占林泉,居然顾影无双。
名葩岂等寻常品,者妍姿、却抱刚肠。
漫评量。
笑煞人间,魏紫姚黄。
栀子单衣,蔷薇密字,远山如黛光阴。
润碧新蒲,秧田春水针针。
流花细涧西陵路,送垂杨、汉水长林。
最沉吟、聪秀华年,一寸愁心。
芳时又织春云恨,到如烟往事,和泪而今。
香雾空濛,愿他楼影深深。
横波细注船心夜,搅红灯、一点寒衾。
试重寻、临水将归,清峡柔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