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华原草相绿,豳土近于东。
涧谷好今日,盘旋娱此翁。
桃花初带雨,漆树远含风。
遗烈闻姜女,崩城话却同。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是清朝时期的官吏、诗人和书画家。他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进士,后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担任上书房行走的职务。他还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和山东学政。他的官职最高达到二品,但家境却清贫,晚年靠卖画为生。
钱载擅长诗文和书画,尤其擅长水墨画,尤其擅长描绘兰竹。他的作品集《石斋诗文集》广为流传。他是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了当时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