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陆放翁诗卷后》原文赏析

  • shū
    fàng
    wēng
    shī
    juàn
    hòu
  • [
    sòng
    dài
    ]
    lín
    jǐng
  • tiān
    bǎo
    shī
    rén
    shī
    yǒu
    shǐ
    juān
    zài
    bài
    leì
    shuǐ
  • guī
    táng
    lǎo
    xióng
    jìn
    wǎng
    wǎng
    leǐ
  • qīng
    qiú
    jùn
    chéng
    huā
    bīng
    ōu
    xuě
    wǎn
    jiàn
    chá
  • chéng
    píng
    huī
    jié
    bàn
    hǎi
    guī
    lái
    jìng
    méng
    ōu
    shā
  • shī
    lín
    jiǔ
    dàn
    hèn
    weì
    yǐn
    yuè
    shì
    shǒu
  • chuáng
    tóu
    jiàn
    kōng
    yǒu
    shēng
    zuò
    kàn
    zhōng
    yuán
    luò
    rén
    shǒu
  • qīng
    shān
    chóu
    méng
    méng
    gān
    kuàng
    mǎn
    tiān
    nán
    dōng
  • lái
    sūn
    què
    jiàn
    jiǔ
    zhōu
    tóng
    jiā
    gào
    nǎi
    wēng

原文: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相关标签:写人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天宝年间,诗人杜甫的诗作就是一部历史;他再次对着杜鹃鸟下拜,感叹国家的破败和人民的困苦,眼泪像泉水一样流淌。

龟堂老人陆游与杜甫的才华不相上下,他的诗作充满了坚强和正直的气概,直接冲击着杜甫的创作高峰。

他穿着轻薄的皮袍,骑着快马,欣赏了成都城中的名花;他还拿着透明洁白的茶杯,在建溪品尝名茶。

当天下太平时,他游历了国家一半的地方;辞去官职后,隐居在鉴湖,与白鸥为伴,度过了晚年。

喝醉了酒,随意挥洒,创作了上万首高超的诗篇;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够参与战场,亲手斩下敌酋的头颅。

床头挂着的宝剑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原大好河山落入敌手。

远处的青山像一条线,笼罩着悲伤;祖国的东南一带也燃烧着战火,恢复的伟业已经化为泡影。

陆游啊,你的后代虽然见到了九州一统,但统治者却是胡虏,当你在家祭时,怎么向你这位已故的老人禀告呢?

注释:
天宝诗人:指杜甫。杜甫在天宝年间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杜鹃》诗中有“我见常再拜”和“泪下如迸泉”的表述。

龟堂:陆游家中的堂名,他晚年自称龟堂。

劲气:指坚强和正直的气概。

摩其垒:逼近他的堡垒。

冰瓯雪碗:透明洁白的茶杯。

建溪:位于福建,是一个产茶区。

承平:治平相承,太平。

麾节:旌旗和符节。这里指做官。

海宇:指国内。

镜曲:指镜湖边。镜湖位于陆游的家乡绍兴。

盟鸥沙:与鸥鸟为伴,指过隐居生活。

不负酒:没有辜负美酒。指喝了酒后创作出好的诗篇。

月氏:古代西域国名。《汉书·张骞传》中记载匈奴破坏了月氏国,将国王的头颅做成饮器。这里用月氏代指金国。

天南东:即东南天。

来孙:玄孙的儿子,泛指后代。 《书陆放翁诗卷后》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南宋时期的动荡和亡国的悲剧,以及这一时期爱国主义在诗歌中的表现。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患的威胁,特别是在南渡之后,国家的形势更加不稳定。在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兵追击下,南宋在崖山一战中全军覆没,陆秀夫抱着八岁的幼帝赵昺投海,南宋遂亡。这一时期的南宋诗坛受到了时代的凄风苦雨的洗礼。

面对亡国的奇耻大辱,爱国诗人们感到痛心疾首,扼腕捶胸,他们以慷慨激昂、沉郁哀切的诗篇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亡国的悲痛。爱国主义成为了南宋诗歌最深刻、最动人、最光辉的主题。不仅在陆游、文天祥等诗坛巨搫的创作中有着强烈的表现,而且在宋亡以后,遗民诗人们的作品中也有着鲜明的反映。

林景熙的《书陆放翁诗卷后》是其中一首广为人知的绝唱。这首诗以书写陆游的诗卷为背景,表达了对陆游的敬仰和对亡国的悲痛。这首诗通过对陆游的赞美和对亡国的哀悼,展现了南宋诗人们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亡国的无尽思念。这首诗也成为了南宋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书陆放翁诗卷后》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林景熙的这首诗是在南宋刚灭亡时创作的,他受到陆游的《剑南诗稿》的深深打动。这首诗肯定了陆游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将陆游一生的坎坷经历和报国雄心概括了出来,并将当前的现实与陆游所处的时代进行对照。

整首诗分为四句一韵,每韵为一段,表达了不同的意思。第一段肯定了陆游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将他比作唐朝的杜甫。诗中先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说明杜甫的诗反映了国家动乱,表达了忠君爱国的宗旨。然后再将陆游的诗与杜甫相提并论,高屋建瓴地肯定了陆游的地位。这样的开场避免了直接写法,从远处逗起,稳重自然。诗中还使用了军事用语“旗鼓雄”、“摩其垒”,与陆游诗中的内容风格相契合。陆游一生敬仰杜甫,向他学习,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第二段概括了陆游一生的坎坷经历。诗中提到了陆游在乾道年间在四川任职的经历,他曾写过赏花诗《花时遍游诸家园》,所以林景熙以看花为例,概括了陆游在四川的经历。接着又提到了陆游在福建的事情,用“冰瓯雪碗建溪茶”来形容,表达了陆游在福建的生活情景。

整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雄浑而劲健。它言近旨远、意深辞婉,句句发自肺腑,缠绵中见悲壮。这首诗在林景熙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展现了他对陆游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关切。 《书陆放翁诗卷后》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林景熙的照片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是南宋末期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在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他通过考试成为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最终进阶为从政郎。然而,南宋灭亡后,他选择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

林景熙等人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不仅教授生徒,从事著作,还漫游江浙地区。他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的重要人物,创作成绩卓著,代表性作家之一,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

林景熙于1310年去世,葬于家乡青芝山。他的著作被编为《霁山集》。

猜您喜欢

冬青花

宋代 林景熙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梦回

宋代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次曹近山见寄

宋代 林景熙

扣角歌残夜正长,懒将龟夹卜行藏。
风烟万里别离梦,草木一溪文字香。
仙泣铜盘辞渭水,鹤归华表认辽阳。
愁来偶上西楼立,耿耿寒奎色照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