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水道中》原文赏析

  • shǔ
    shuǐ
    dào
    zhōng
  • [
    yuán
    míng
    chū
    ]
    shū
  • tiáo
    chūn
    shān
    chūn
    chí
    lǎo
    tiān
    shì
    shǐ
    使
    rén
    beī
  • shí
    weī
    hàn
    yuàn
    huā
    hán
    xiào
    fēng
    suí
    liǔ
    meí
  • cūn
    luò
    yān
    qiān
    mài
    chù
    liǎng
    sān
  • nián
    lái
    xiàn
    shāng
    chūn
    cháng
    sōng
    tīng
    guī

原文: 迢递春山春日迟,老天无事使人悲。
时危汉苑花含笑,风急隋堤柳蹙眉。
村落无烟几千里,麦麻何处两三岐。
年来无限伤春意,独倚长松听子规。



舒頔

舒頔(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出生于绩溪(今属安徽省),是一位擅长隶书、博学广闻的文人。他曾担任过台州学正一职,但后来由于时局艰难而选择隐居山中。尽管多次受到朝廷的召唤,他却始终未出仕,最终在洪武十年(一三七七年)在家中去世。在归隐时,他曾建造了一座读书舍,取名为“贞素斋”。他的著作包括《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他的传记收录在《新元史》中。

猜您喜欢

元末明初 舒頔

黑云压天殷其雷,白雨如注西南来。
于时我方高枕卧,池上菡萏花初开。
从渠雷昏与雾暗,推起篷窗时一看。
顷刻阴霾尽扫除,幸免冲堤及破岸。
天风不来如镜平,一轮明月海底生。

竹溪书室图为黄克文题

元末明初 舒頔

清溪溪上竹无数,爱竹移家竹林住。
阶前老竹铿玉声,秋夜读书沾竹露。
书声绕屋杂竹声,竹色侵书助书趣。
竹根个个长龙孙,竹上鸾凰亦来聚。
有时携琴倍竹弹,两袖清阴分竹翠。
云梢月干竹弄影,杖竹寻诗过桥去。
平生性癖亦爱竹,不问主人造竹所。
君不见一筇投陂忽变化,万卷幡胸胜插架。

过牛伏岭

元代 舒頔

牛伏岭高高且远,崎岖羊肠路百转。
仲冬跋涉汗流浆,每叹时危历艰险。
阴厓惨惨生悲风,极目四顾山巃嵸。
人生能着几两屐,踪迹不异无根蓬。
我家居山南,别业寄山北。
群凶势纵横,往返苦行役。
山中天气温如春,绝壁遥见梅花新。
梅花年年见春色,不见多少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