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明明天上月,既盈还复缺。聚散谅如斯,无为旸内热。同气恒相求,岂限吴与越。精灵风然合,不见双巨阙。
苏伯衡,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平仲,友龙子。他广泛涉猎各种群籍,文词蔚赡有法,以善古文而闻名于当时。他在元末时期贡于乡,洪武间进入礼贤馆,成为国子学录,后来升任学正,再擢升为翰林编修。在任职十年后,宋濂推荐他自代,但他因病力辞职。之后,他被聘为处州教授,但因为在表笺上违背旨意而被下狱并死去。他的两个儿子试图救父,但也被判刑,士人们对此深感惋惜。现存有他的著作《苏平仲集》。
远客京城中,赖有之子并。出处靡不俱,岂异形与影。俛仰忽不乐,暌离生俄顷。执手临路岐,语语不知永。
西望姑苏台,近临百花洲。白露正为霜,行人不可留。但感鸿雁集,不伤麋鹿游。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
嗷嗷众赤子,望望将告谁。诗人咏岂弟,奔命何可迟。驭促马则疲,水烦鱼不滋。往者皆谓然,来者能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