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1176—1251)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他原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出生于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郑清之于嘉泰二年(1202年)中进士,成为一名官员。
在他的官职生涯中,郑清之曾担任过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以及卫国公(后改为齐国公)等重要职位。他在南宋淳祐年间,面对元兵大举侵宋的局势,曾进献了一份名为《十龟元吉箴》的劝谏书,希望能够激励皇帝努力治理国家。然而,这些建议并未能够得到实施。之后,郑清之选择了退隐居住。
郑清之去世后,被追封为忠定,并著有《安晚集》六十卷的著作。这部著作收录了他的一些文集和作品。
君家曲檀几,莲社旧曾供。
磊砢形全异,支离灵独钟。
悬崖疑石碣,阴壑想苔封。
上下猿猱影,盘旋鹿豕踪。
斧何烦断削,岁历几秋冬。
制作归缁叟,提携下雪峰。
散才方见赏,蟠木有先容。
迥封禅心静,应耽野趣浓。
焚香承小鼎,挂壁友疏筇。
却恐因风雨,中宵欲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