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满金陵,谁相识者,出城聊伴梁武。
马头飞起残山雪,似学天花乱舞。
杯独举。
笑王气,成烟冷到龙和虎。
空花无据。
算一样南朝,何处行乐,此老计真误。
才知道,为着兰成一赋。
不然写向何处。
几间萧寺零星在,犹算伊家片土。
斜照苦。
又送得,侬家笠影鞭丝去。
归途趁取。
怕暝色昏黄,西州门外,容易打更鼓。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甚西窗、红摇短烛,销成别泪如许。
谢塘春草和愁冷,残梦半痕留住。
萍踪苦。
还赖是、秋风吹向圆波聚。
移镫觅句。
记肩凸鏖诗,拳凹斗酒,同写醉时语。
湘皋雁,北雪南云几度。
筝弦旧怨弹与。
谁将一寸天涯月,分照两边离绪。
君记取。
要修到三生,尚听联床雨。
从今细数。
问水驿帆孤,山城骑远,多少断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