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沈彬,字子文,约公元853年至957年间在世,是五代时期的诗人。他出生于筠州高安,生卒年均不详,大约在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龄约为90岁左右。他从小丧父,孤苦无依,但勤奋学习。虽然参加了举人考试,但没有中举。在乾符年间(约公元877年左右),他南游湖、湘,隐居云阳山数年。之后又游历岭表,大约持续了20年,才返回吴中。在吴中,他结识了僧人虚中和齐己,成为诗友。当时南唐的李升镇守金陵,彬应邀入官,李升欲娶杨氏,彬献上了一幅山水画和诗作,表达了自己笔力安排山河的能力。李升非常高兴,任命彬为秘书郎。后来,彬以吏部侍郎的职位退休。他回到家乡宜春,时年已经八十多岁。李璟因为旧日的恩情召见了彬,并赐予他粮食和布匹,并且官复原职给他的儿子。彬著有一卷诗集,《唐才子传》也记载了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