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
开馆延群士,置酒于斯堂。
辨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
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
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⑴。
应玚(177年—217年),字德琏,出生于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他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应玚最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来成为平原侯庶子。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成为将军府的文学官员。然而,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因患疫疾而去世。
应玚擅长作赋,他的文赋作品有数十篇。此外,他也擅长诗歌创作,与他的弟弟应璩齐名。明代的学者们编纂了《应德琏集》,收录了应玚的作品。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