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夜发》原文赏析

  • zhōu
  • [
    nán
    beǐ
    cháo
    ]
    yīn
    kēng
  • jiāng
    kuò
  • xīn
    yuè
    jiǒ
    zhōng
    míng
  • liū
    chuán
    weí
    shí
    huǒ
  • jīng
    dàn
    tīng
    shēng
  • láo
    zhě
    shí
    bǎng
  • chóu
    rén
    shǔ
    wèn
    gēng

原文: 夜江雾里阔,
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
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
愁人数问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夜雾笼罩的江面上,江舟行驶,江面显得格外开阔;一弯新月高悬夜空,显得格外明亮。
夜雾中只看见渔火的移动,才能觉察出船儿在行驶;四周静悄悄的,只听见水禽被行船惊起的声音。
船夫时不时地一边摇橹一边唱歌,愁人不住地询问现在是几更天了。

注释:五洲:地名,在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大江中。
溜船:顺流而下的船。这句是说见灯火而知有行船。
识:认识,识别。这里是看见的意思。唯识火:只看见渔火。
声:指凫飞之声。这句是说因闻声而知有惊凫。“惊凫”也可能指船而言。木华《海赋》“鹬如惊凫之失侣”,就是以惊凫比船行之速。古人画鸟象于船头,有“鷁首”、“青雀”、“白鹄”、“鸭头船”等名。
劳者:指榜人,即船夫。
榜:船桨。
时,不时,时时。
愁人:忧思深重的人。指诗人自己。
问更:询问现在是几更天,什么时辰了。 《五洲夜发》译文及注释详情»

南北朝诗人阴铿的照片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出生于南北朝时代,是梁朝和陈朝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出生在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的一个文化世家。他的高祖迁居南平(今湖北荆州地区),父亲子春是梁、秦两州的都督。

铿从小就喜欢学习,擅长背诵诗歌和写赋。长大后,他广泛涉猎史书和传记,尤其擅长写五言诗,因此备受当时的重视。他曾在梁朝担任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后来进入陈朝,成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的录事参军。他的文才受到陈文帝的赞赏,因此得到了晋陵太守、员外和散骑常侍等职位的晋升。

据推测,阴铿大约在陈文帝天嘉年间去世。他的艺术风格与何逊相似,因此后人将他们并称为“阴何”。阴铿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他的才华和文学造诣为后世所称道。

猜您喜欢

奉送始兴王诗

南北朝 阴铿

良守别承明,枉道暂逢迎。
去帆收锦?,归骑指兰城。
纷糺连山暗,潺湲派水清。
桂晚花方白,莲秋叶始轻。
背飞伤客念,临歧悯圣情。
分风不得远,何由送上征⑴。

咏鹤

南北朝 阴铿

依池屡独舞,对影或孤鸣。
乍动轩墀步,时转入琴声⑴。

咏石诗

南北朝 阴铿

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馀。
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
云移莲势出,苔驳锦纹疏。
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