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终穷,
清辉灵气斗牛充。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
寒更支坐烛跋红。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
有刀有玉谁错礲。翁今岿然鲁灵殿,
砥柱一叶万仞中。朅来访我维摩室,
我起于坐欣迎公。惊呼绝叹吾道厄,
客卿颍士委蒿蓬。灶煤苇管不足用,
宣城黟水无良工。奈何盲卒乘钝马,
欲写杰作称词雄。赠公撒雷挥电施敏手,
余事泻染文字如飞虫。我生哀伤所欠死,
十年破砚烟雨蒙。一朝洗眼获玉句,
金膏水碧浸方瞳。翰墨场中身老大,
期公盛气晚霞同。峥嵘素论犹激烈,
始信迂儒曲学如发蒙。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出生于宋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他在幼年丧父后,虽然家境贫寒,但并没有放弃追求学问的志向,而是刻苦努力地读书。1247年,马廷鸾前往京城参加乙未科省试,成功考取了进士第一的成绩,之后在殿试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一举成名。
马廷鸾一生都以勤政爱民为己任,他秉性正直,从地方官一直升至宰相的高位。然而,不幸的是,南宋朝廷被权奸所掌控,无法充分发挥他的才华。在度宗朝,奸臣贾似道和丁大全掌握了朝政,对于马廷鸾的异见持压制态度,使他备受打压。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马廷鸾只能无奈地选择退隐。
宋朝灭亡后,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愿向外族势力低头,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尽管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