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江陵县还诗二首 其二》原文赏析

  • chū
    jiāng
    líng
    xiàn
    hái
    shī
    èr
    shǒu
    èr
  • [
    nán
    beǐ
    cháo
    ]
    xiāo
  • cháo
    chū
    yáng
    xiàn
    fǎn
    zhòng
    xuān
    lóu
  • shuǐ
    mǎn
    hái
    qīn
    àn
    shā
    jìn
    shāo
    kaī
    liú
    tóng
    shàng

原文: 朝出屠羊县,夕返仲宣楼。
水满还侵岸,沙尽稍开流(○同上)。



南北朝诗人萧绎的照片
萧绎

萧绎(508—554),字世诚,小字七符,出生于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是南朝梁武帝的第七子。在武帝天监十三年,他被封为湘东王,并被命令平定侯景之乱后即位于江陵。当时,大部分州郡已经被西魏占领,人口不超过三万。在承圣三年,西魏军队进攻,但帝仍然在龙光殿讲《老子》,百官穿戴戎服聆听。即使魏军到达,帝仍然继续创作诗歌。然而,当城市被攻陷时,他被魏人杀害。他在位期间为时三年,被追尊为世祖。帝幼年时只有一只眼睛,但他热爱读书,擅长书法和绘画,收藏了十四万卷书籍。然而,当城市被攻陷时,他亲自焚毁了这些书籍。他的诗歌和赋作品轻艳绮靡,与他的兄长纲相似。他的著作相当丰富,原本有一部集,但已经散佚,现存的有《金楼子》和《梁元帝集》辑本。

猜您喜欢

咏歌诗

南北朝 萧绎

汗轻红粉湿,坐久翠眉愁。
传声入钟磬,馀转杂箜篌⑴。

赠到溉到洽诗

南北朝 萧绎

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
何如今两到,复似凌寒竹⑴。

遗武陵王诗

南北朝 萧绎

回首望荆门,惊浪且雷奔。
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