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原文赏析

  • shān
    gāo
  • [
    nán
    beǐ
    cháo
    ]
    xiāo
  • shān
    gāo
    qióng
    jiǒ
    chū
    jīng
    mén
    zhōng
  • tān
    shēng
    xià
    jiàn
    shí
    yuán
    míng
    shàng
    zhú
    fēng
  • shù
    shān
    huà
    lín
    àn
    jiàn
    kōng
  • yīn
    xiè
    shén
    weí
    chū
    fáng
    lóng

原文: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
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
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⑴。



南北朝诗人萧绎的照片
萧绎

萧绎(508—554),字世诚,小字七符,出生于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是南朝梁武帝的第七子。在武帝天监十三年,他被封为湘东王,并被命令平定侯景之乱后即位于江陵。当时,大部分州郡已经被西魏占领,人口不超过三万。在承圣三年,西魏军队进攻,但帝仍然在龙光殿讲《老子》,百官穿戴戎服聆听。即使魏军到达,帝仍然继续创作诗歌。然而,当城市被攻陷时,他被魏人杀害。他在位期间为时三年,被追尊为世祖。帝幼年时只有一只眼睛,但他热爱读书,擅长书法和绘画,收藏了十四万卷书籍。然而,当城市被攻陷时,他亲自焚毁了这些书籍。他的诗歌和赋作品轻艳绮靡,与他的兄长纲相似。他的著作相当丰富,原本有一部集,但已经散佚,现存的有《金楼子》和《梁元帝集》辑本。

猜您喜欢

陇头水

南北朝 萧绎

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
故乡迷远近,征人分去留。
沙飞晓成幕,海气旦如楼。
欲识秦川处,陇水向东流⑴。

折杨柳

南北朝 萧绎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⑴。

关山月(《诗纪》云。一作伤别离

南北朝 萧绎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⑴。